关于练习有效设计与科学讲评的要求
新北区教研室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练习控制是影响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目前,我们学科教学在练习各环节的控制上还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就练习设计、练习监控、练习反馈、练习讲评等环节提出相关要求。
一、课前练习准备
1. 教师课前练习的准备
·分析教材。要熟悉课本、熟悉每单元、熟悉每课时。
·认真研究教学要求。超前解读配套教参,超前解答课本例题、练习、习题及探究性内容,并作适当变化拓展。
·认真解读配套练习册。每位教师要认真解答并梳理有关配套练习册等资源,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解题能力,不断积累、储备。
·构思教学设计板块。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情景的设置、每个教学板块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课堂师生练习进行设计,设计不清往往导致讲不清。强调单元整体设计教案与练习。
·认真写好每份教案。根据上述写好教案的文本稿。
·认真完成好本节课学生的课后练习任务(强调重组后的练习,强调与课堂练习相呼应)。
·明确早读自习的具体任务。
2. 学生课前练习
·预习课本。帮助学生带着问题并进行初步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简单问题。
·假期练习。重社会实践外出探究,重所发假期作业中的探究练习,学科素养的提高。开学后淡化对所发假期练习的批阅,重对所发练习本中探究性、学科素养性的内容进行解读。
二、课堂练习
1. 教师课堂练习的设计。目前课堂练习的方式是:例题→练习→习题→家作,专题不强,带来效率不高。课堂练习要强调整合性、专题性。
·课堂例题的设计应从课本、习题、练习册中整合精选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从课本、习题、练习册中整合精选
·课堂自主练习设计。设计好所要练习的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感。
·专题讲座。课堂练习设计中应强调专题性,经常作些专题讲座,所选练习从各类考试卷、从现有教材的拓展方面整合。
2. 学生课堂练习的巩固(低分学生产生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强调课堂当堂将所学内容巩固,人人参与,完整地体验,促进内化。讲讲练练是好办法,强调“讲的要练”,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否则这将会形成低分学生。
·强调不断提升思维。内容从判断、简单模仿到变式训练层层递进,不断归纳方法,逐步形成结构性知识。
·强调练习过程中要不断获得教师、同学的帮助。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对低分学生在讲练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帮助。
·课堂练习要完全反馈。针对课堂练习讲解、试卷分析要突出反馈,不遗留一个教学仍有问题的学生。
3. 两种练习方式的效能值得探讨
一是课堂中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由部分学生讲解,再由教师总结。这种形式看似让学生独立思考,实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发挥。可改为一开始由师生共同探讨(教师不断引导),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其间教师必须对个别学生进行不断帮助指导),效能较高。
二是复习课期间部分教师往往隔天先发练习卷(往往这是造成学生作业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天教师不管对错,一题一题讲讲。这种方式师生的课业负担重,课堂效率低。可改为练习卷隔天不发,到当天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课后再练练。
三、课后练习
1. 当天课后练习布置与反馈(低分学生产生的第二个环节)
·课后练习的布置。当天课后练习内容以1/3隔天内容,1/3当天课堂内容,1/3当天课堂内容适当拓展、变形为主,切忌讲的不练,练习的又不讲。家庭练习,可淡化,只要对课堂练习抓紧了,对成绩一般学生不要布置了。对成绩较好学生可引导他们自我探索课外练习,但要监控与指导。每天可出一些思考题,但必须抽时间对思考题讲解,并以专题形式拓展(此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一种有效控制方式)。充分拓展社会实践性活动内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社区活动。
·课后练习的监控。要腾出时间让学生完成,保证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时间。避免部分学生抄作业(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我们要抓好这个环节)。
·课后练习的反馈。第二天前必须及时批阅反馈到每位学生,我们做不到面批,但一定要做到面改。课后练习的反馈中切忌仅对对答案,这样工作等于没做。
·强调二次反馈作业,指错误反馈后必须一丝不苟进行再订正,如作文评讲后再进行重复写作并批阅,如单元检测后出现的问题讲解后必须抽选部分重新练习批阅。
2. 短期练习布置与反馈(差生产生的第三个环节)
·2~3天后对所学内容必须进行专题补充与适当拓展
·加强专题的渗透研究
·一个星期内对一周所学内容必须巩固练习。内容应以一星期所学内容,目的以巩固为主。方式宜采用公开练习、边练边指导形式,这种练习一定要每学科对每位学生逐题到位。
·加强拓展性、基础性练习的巩固。
3. 中期练习布置与反馈(通常所说的单元检测)
·以巩固内容为目标,强调基础性与拓展性(突出方法)的内容的巩固。
·难度系数为0.8左右
·及时批阅,及时反馈。一般采用批阅不过夜,第二天反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兴奋度。采用区间评分方式(75 →90、90 →70)。
四、练习的规范
1. 教师练习规范
·布置练习量要适中
·书写字体要清晰、漂亮。板书尤其要规范。
·布置练习的空间要留有余地
·不要让学生抄练习题目,有条件的话教师印好练习题目
·练习后要加激励性批语
·口头作业不要随意布置,要布置就要有落实。
2. 学生练习规范
·教学用具齐全(要定期检查)
·要求学生所用练习本、练习卷整洁归类,教师自己要养成这样的规范,然后定期检查学生,要持之以恒。
·练习中的画图要规范,格式要规范,字体要规范。
·练习中的修改要及时,要规范。
五、转变对练习的三个观念
1. 转变对练习的认识
·对目前练习现状的认识观点。一方面要及时诊断目前练习中的现状,一方面要认真思考办法,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个细节。
·对目前低分生成因的认识观点。低分学生很多是练习几个环节没有把握好所造成。
·对自身职业的认识。练习的整个环节是我们工作职责中的重要部分,不是额外任务)。
2. 转变对练习的态度
·对待练习设计态度。要化功夫、化精力,精心设计练习。
·对待低分生练习态度。要抱着不放弃一个学生的态度,对低分学生练习的指导与反馈要有信心。
·对待练习设计中相互协作态度。一方面同备课组共同搜集、设计练习资源,由备课组长执笔;另一方面共享练习资源,利用资源。
3. 转变练习方式
·加强练习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归类,善于重组练习内容。
·抛弃陈旧落后的练习方式,减轻学生练习负担,科学有效指导学生练习。
·抓住练习的重点、要点,注重专题性、巩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