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中期评估书
发布时间:2012-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附件5: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中期评估表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水平的策略研究                         
 
    杨玉珍   言志国                  
 
负责人所在单位     武进区九里小学                 
 
        2012 12                 
       
  2013 6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不超过10人)研究概述

           
杨玉珍
 
1. 201110月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2. 201112月被评为武进区德育先进工作者
言志国
 
1. 论文《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201210月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 201112月被评为“武进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
3. 20118月获武进区辅导员风采大赛一等奖。
4. 201212月获武进区首届青年教师成长论坛一等奖。
丁海波
 
1.论文《创设英语情境,提高口语交际水平》20127
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20127月发表于《学生之友》(小学版)。
顾春燕
 
1.《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体系》20124月发表于《小学时代》。
陈未
1.      201112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2.      在全校作《例谈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讲座,效果很好。
蒋晓燕
《大海睡了》20122获区小班化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
 
杨瑜
1.《如何打造温馨小班》20122月获区小班化班集体建设
论文评比二等奖。
 
蒋美娟
1.20129月加入常州市小学科学名教师工作室
2.武进区信息技术中心组成员
 
谢静
1.201112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2.在全校作《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讲座,效
果很好。
 
陈超群
1.论文《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改进音乐欣赏教学方式方法》
20127月发表于《学生之友》小学版。
2.论文《音乐教学:寓情于乐》20127月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研究什么问题;怎样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限2000字以内)
(一)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
1.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设计。在小学学科教学中,我们研究怎样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哪些环节适合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以及怎样设计自主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
2.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不是完全由学生围绕问题看书、思考、讨论、交流发言。有效的自主探究活动,首先是建立在规范有序的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上,本课题需要研究自主探究的一般组织模式。高水平的自主探究活动更需要教师提供恰当的帮助和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过程中提供的指导,才更有意义、更有实效。本课题研究还了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怎样有效的指导。
(二).我们是这样开展研究的:
1.定期举行针对性理论学习。
   自从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坚持每月集中一次,举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学习安排表期初定好,每一位课题组老师根据本学期研究重点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制作成PPT,作20分钟左右的学习讲解,不准照本宣科,必须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学实际做一次微型讲座。讲座过后,所有课题组老师必须谈3分钟学习收获。这就要求主讲教师提前学习选择理论材料,其他成员必须带着思考参加学习,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2.调查课题研究的相关现状。
 开展研究就得客观全面了解现状,为此,课题组进行了两项专题调查,一是调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现状;二是调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组织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现状。课题组设计好调查问卷,组织好调查过程,分析好调查结果。科学明确了解了我校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方面和我校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方面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明确了目标和思路,使该课题的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
3.设计专题开展好课题研究课。
根据研究计划,我们每月举行一次课题研究课,每次研究课都根据研究计划确定好主题。例如:我们围绕“自主探究问题的设计”举行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要学科的课题研究课,执教老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分别设计了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我们还围绕“自主探究的组织与指导”分别开设了3节研究课,结合课例,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就这一主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一年多的研究课,我们都精心设计主题,使每一次研究课结束,使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在这一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
4.每学期举行课题研究汇报会。
 每学期结束之前,为了了解课题组各位成员的研究情况,我们都会举行一次研究情况汇报会,每一位成员都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汇报。有的通过汇报课展示自己班级学生规范有序的自主探究过程;有的结合自己研究收获解读自己的课题论文;有的则通过讲座形式,阐述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思考、解决策略的研究过程。
5.及时充实完善网络
   为了及时记录我们的研究过程,从课题运行开始,我们就开通了课题研究专题网页,明确各位成员上传内容的分工,每学期就每位成员上传内容数量、质量进行考评,确保我们的专题网页成为我们研究过程的展示台。
(三)问题解决的程度如何
    通过研究,我们对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水平的策略有了一些收获:
1、精心设计有价值的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有价值的自主探究活动,首先必须指向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解决问题的迫切感越强,思维就越活跃,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厚。通过真实的问题探究来自主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因此,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探究活动必须以问题为载体,但设计的问题必须是真实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必须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具有达成目标的针对性;必须适切学生已有基础和认知水平,使之难易程度恰当,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初步解决;必须指向重点和难点,着重在重点知识与方法和学生学习难点上组织问题探究,对简单的知识、学生容易掌握的知识,可以由学生看书自学,或由教师直接依据教材分析解读,以留有较多的时间在重点问题上进行思考和交流。必须具有探究性,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够使学生产生心理悬念和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达到深入思考的境界。缺乏思维含量的问题,就不需要探究,更不需要合作探究。
2、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必须根据设计的问题情境,选用相应的学习方式。哪些问题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哪些问题需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应该在备课是有所策划。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学生是独立看书思考、同桌议论、还是前后交流、小组讨论,更多的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使教学过程更加适合学生实际情况。新课程倡导学习的选择性,这不仅指一定范围内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和学习内容,也包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规范自主探究活动的过程。以问题为载体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不能就事论事地简单回答问题,而必须是一个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交流发言、总结归纳的活动过程。我们在课题实验班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的原则确定了若干学习活动小组,明确了组长,训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一般流程。当呈现问题情境后,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由学生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必须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交流发言,特别是发表不同见解的时间。在学生交流发言后,不能匆匆忙忙进入下一个活动,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对问题指向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主要思想进行简要的总结归纳和点评确认。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领悟知识、学习方法、感受思想,才能使学生对问题探究活动本身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包括出版、发表的成果、已产生的实践反映及专家、行政领导的评价等。已发表的论文,请注明发表的时间及刊物)
杨玉珍老师2011年10月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2011年12月被评为武进区德育先进工作者。言志国撰写的论文《浅析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2012年10月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12月被评为“武进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丁海波老师撰写的论文《创设英语情境,提高口语交际水平》2012年7月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2012年7月发表于《学生之友》( 小学版)。顾春燕老师撰写的论文《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体系》2012年4月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陈未老师2011年12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在全校作《例谈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自主探究》讲座,效果很好。蒋晓燕老师撰写的案例《大海睡了》2012年2月获区小班化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杨瑜老师撰写的论文《如何打造温馨小班》2012年2月获区小班化班集体建设论文评比二等奖。蒋美娟老师 2012年9月加入常州市小学科学名教师工作室;武进区信息技术中心组成员。谢静老师2011年12月获得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在全校作《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讲座,效果很好。陈超群 老师撰写的论文《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改进音乐欣赏教学方式方法》2012年7月发表于《学生之友》小学版;论文《音乐教学:寓情于乐》2012年7月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课题组教师都是一线骨干教师,平时的工作比较繁重,而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由于精力有限,影响了平时自主探究的深入研究。
2.新课程理念提出:合作学习的内容、方式应该由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本质在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与他人进行畅所欲言的探讨交流。可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孩子面对一个学习内容,无法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因此,目前我们研究中问题的提出主要还是由老师设计。
3.缺乏引领专家,理论学习,研究课分析、主题沙龙等课题活动似乎总在同一水平徘徊。
 
五、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
1.下阶段主要研究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观察评价。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教师、学生既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者,同时也应该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观察评价者,本课题的又一项研究重点就是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如何开展自评、互评,教师如何有效观察评价整个探究活动,以不断提高自主探究活动的水平。这一研究内容也是对前期两项研究内容(自主探究内容的设计、自主探究组织与指导)的检测,不断调整,螺旋上升。
2.提高本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效果。前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自学和同伴引领的学习方式,即个人通过学习选择有针对性的材料然后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由于都是同一水平的教师,我们急需这方面的专家来指导把脉,因此,下阶段计划邀请相关专家来校指导,使我们的课题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3.加强课题的日常管理。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好研究步骤,严格按照研究计划规范课题研究,提升每次课题组活动的效果,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考核,完善课题组过程性材料,及时归档或上传课题网页,真正做到课题资料齐全、规范,为课题结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评估小组意见
 
 
 
 
 
 
 
 
 
 
 
 
 
 
 
 
  
 
 
 
 
 
 
 
 
 
 
 
 
 
 
 
 
 
 
 
 
 
八、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字(盖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