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研究性教案
发布时间:2012-06-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课题研究课教案  

   题:  

 《我是小鼓手》  

 科:音乐  

   者:  

 陈超群  

     

   标:  

 1、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我是小鼓手》, 体验“小鼓手”的自豪情绪,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这种情绪。  

2、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意识,享受表演的快乐和创作成功的喜悦.  

3、了解鼓的种类,感受其音色特点。  

   

教学设计  

   

   

   

 ()、组织教学,激趣导入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猜谜导入歌曲  

师:小朋友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首先老师要给大家来猜个谜语,注意听。(多媒体出示谜语,老师读谜)  

谜面:肚大腹中空,牛皮两面绷,高歌庆胜利,爱唱咚咚咚。  

学生回答谜语(鼓)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鼓朋友,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  

3、师出示大鼓和小鼓,并认识这两种乐器。  

1)师:第一位朋友叫大鼓,听,他在向我们问好呢!  

师击大鼓:X  X  X X  X  X X   

            ,我    鼓。  

另一位朋友叫小鼓,也可以叫做小军鼓,听他也向我们小朋友问好呢!  

师击小鼓: X X  X X X X  X O X X  X X X X  X O   

           我是 小鼓   大家   我是 小鼓   大家 好。  

师:大鼓和小鼓真有礼貌,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也应该向他们问好呀?一起来向他们问好吧!  

2)师敲击上面的2个节奏,然后分别采用按照大鼓和小鼓的节奏分别向大鼓和小鼓问好。  

3)比较2种鼓的不同音色  

请学生上台按节奏敲击大鼓和小鼓,感受他们的音色。然后说说其音色特点。  

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活动,大家知道了大鼓的音色是比较低沉、浑厚,而小鼓的音色是穿透力强,相对大鼓声音更明亮一点。  

二、学唱歌曲《我是小鼓手》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鼓手交朋友啊?老师今天特地请来了一位小鼓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小鼓手热情洋溢的歌声吧!  

1、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是小鼓手》的Flash,学生倾听。  

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鼓手?  

师:现在你知道他是一位怎样的鼓手了吗?  

引处: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脸儿红,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都高兴。  

师:能让“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脸儿红,小鸟听了跳起舞,小朋友听了都高兴。”,你说,这位小鼓手的技术怎么样啊?(自豪)“哎,我是一个小鼓手,小呀小鼓手”。(声音有弱到强)  

2、分段学习歌曲  

1 4乐句的学唱  

教师:我们先用动作来把这四句歌词读一读。  

第一遍: 听录音,整体听唱歌曲前4  

第二遍:学生唱歌曲前四句,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遍:教师范唱,学生心里默唱  

提问:①你发现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有什么特点吗?(同首异尾)  

我是一个小鼓手,小呀小鼓手    (往下,渐弱)  

敲起大鼓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忘上,渐强)  

②请你听老师唱一下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  

太阳听了微微笑,花儿听了脸儿红,  

小鸟听了跳起舞,我们听了都高兴。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一个在高处,一个在低处,好象在对唱一样)  

第四遍:歌中的小鼓手要和我们比赛谁唱得更神气,大家有信心吗?(播放歌曲这部分录音)  

2)最后一乐句的学唱  

教师:听了小朋友神气地歌唱,老师的朋友很兴奋,小鼓手觉得你们的演唱也很棒,他决定给我们带来一段好听的鼓声,让我们掌声欢迎。  

多媒体画面出示一个小鼓手演奏最后一乐句的节奏:  

X  X  X  XX  X  X  OX  X  X  XX  X  X  O  

                  

X  X    O  X  X   O  X  X  X  X X     O    

                       

师:你们想做一个优秀的小鼓手吗?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两个拳头,把它当小鼓棒,跟老师一起来敲一敲。  

教师:刚才大都家做了回小鼓手,现在它要唱歌了!  

(播放后面这一段歌词的录音)  

第一遍:带唱。  

第二遍:请学生听琴歌唱。  

第三遍:伸出你的小鼓棒,跟着音乐唱起来!  

教师:你听我的歌声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体态动作表现)  

看着老师的动作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唱出来!  

学生跟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  

3、完整地表现歌曲  

师:小鼓手听了大家的歌唱和表演,他非常激动,你听他又神气地唱起来了  

多媒体出示小鼓手边唱边表演歌曲《我是小鼓手》。  

师:刚才小鼓手唱得多好,表演得多棒,小朋友们敢和他比一比吗?  

A、演唱歌曲  

B、表演歌曲,比一比谁的创意更好。  

C、用小鼓和大鼓为歌曲伴奏。  

学生自己设计节奏。  

三、音乐拓展  

师:刚才我们敲了大鼓、小鼓,其实在音乐世界里鼓还有很多朋友,就我们中国的鼓呀,就有上百种呢,让我们一起到鼓的世界里看一看。  

(多媒体播放鼓的图片、鼓的片段)  

师:有些鼓还可以跳舞呢!  

(多媒体播放腰鼓和手鼓舞片段)  

四、课堂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打鼓敲锣的场面,可是鼓的节奏千变万化,要学好它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和努力。老师希望小朋友好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做一个真正的小鼓手!  

(在《我是小鼓手》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  

   

   

   

   

   

   

   

   

既复习了上节课的歌曲,又能把课堂气氛调起来,一曲两得  

   

   

   

   

   

   

   

让学生在与大鼓小鼓问候的同时,朦胧的接触本首歌曲的节奏,为后面歌曲的学唱  

   

   

   

   

   

让学生在与大鼓小鼓问候的同时,朦胧的接触本首歌曲的节奏,为后面歌曲的学唱做好铺垫。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歌曲,更好地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问题的回答让学生熟悉了歌词,为歌曲的演唱打下了基础。  

   

   

   

   

   

   

   

   

   

   

   

通过四遍歌曲演唱,不同的要求和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歌曲的演唱要求,而不觉得枯燥。  

   

   

   

   

   

   

   

   

   

   

   

   

   

   

   

   

   

   

   

   

最后一乐句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二年级的学生很难把握休止符号,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鼓手打鼓,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歌曲的节奏,歌唱的难度也减弱了。   

   

   

   

教后反思:  

1、学生们“喊唱”的现象要引起重视。这是普遍会出现的情况,我决定在以后的每节课上,做一些趣味的呼吸练习和发声训练。从“柔声”模唱做起,逐步改正“喊唱”这一不足,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习惯。  

2、二年级的学生毕竟能力有限,不能太放任其“自由发挥”,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所以我请学生分组上来用大小鼓为歌曲作伴奏,出现了“只闻鼓声,不见规律”的情况。应该事先准备好既定的伴奏节奏,让学生分组练习之后再用大小鼓合作,而后在为歌曲伴奏。学生既掌握了伴奏节奏,又参与了音乐实践,培养了合作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