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一节成功的自主探究课(蒋美娟)
发布时间:2012-10-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一节成功的自主探究课”沙龙发言稿
作者:   蒋美娟         沙龙日期       11.15         

上课时间
 2012.10.15
上课内容
 地球的内部
开展自主探究
的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1.不打开暗盒,用什么方法猜测暗盒中的物体 2.自主探究地球内部的情况。3.怎样制作打开的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教学过程
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1.出示3个不透明的塑料瓶:你能再不打开瓶子的前提下,猜出里面有什么吗?你想怎么做?
2.交流。
3.过渡:刚才大家在汇报瓶子里有什么时,用的是“好像”这个词,因为不打开瓶子,你就无法亲眼看到这些物体。其实地球的内部就像这打不开的瓶子,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内部有什么呢?你想怎么做?
活动二: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1.打开地球。(出示图片,介绍钻探测的情况)
2.还能怎么做?(根据自然现象推测)
3.谈话:你知道哪些?
4.出示图片(火山、地震、地热图片):从这些图片中你还能对地球内部有怎样的猜测?
5.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三: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地球内部是不是这样呢?科学家又是利用什么来探测地球内部的呢?
2.出示资料,请一生阅读。(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
活动四: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想不想知道?
2.播放视频
3.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板书:地壳、地幔、地核)
4.出示图片及资料。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幔大约有 2900多千米厚,地球中心的地核约厚 3473千米。)
5.大家还发现,地球内部构造很像什么?(一个鸡蛋)
6.同学们真是不简单,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地球内部结构特点。
7.练习巩固:我们不仅要学科学,还要用科学。老师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大家有没有信心挑战?
8.过渡:还来大家掌握得真不错,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打开的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呢?
    三、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
1.方案设计:每位同学都准备了橡皮泥和小刀,想一想该怎么做?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提示:从各部分的颜色、厚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来考虑。)
2. 交流、制作。(播放舒缓的音乐)
3. 展示优秀作品,总结制作情况。 
 
 
 
 
 
 
 
 
 
 
 
 
 
 
 
 
 
 
 
自我反思
 
很多的科学探究都是从假设开始的,所以提倡让学生大胆猜想,也是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良好开端,本课首先让学生不打开暗盒,用什么方法猜测暗盒中的物体,这次的探究活动为学生猜测地球内部做铺垫,接下来在让学生探究怎样研究地球内部的,有的学生想到挖,假如是挖的话,我们需要挖很深,但是一个数据推翻了学生这样的假设,那就是我们现在钻孔技术最深才打14千米,如果说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的话,我们连鸡蛋壳还没钻透。无论学生的假设是对还是错,都是一种很好的思考,如果错,可以让学生改变思考方向,既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激励他们查找课外资料,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