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武进区九里小学 吴建新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读通小动物间的对话。
2、认识本课10个四会生字和7个二会生字,重点关注“量、钻、藏、巢”的读音,关注“商、暖、第”的字形,并能正确书写“商、暖”二字。
3、能结合课文内容,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商量、春暖花开、钻到、蜂巢”等词语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中三个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初步感知朋友间的互相关心。
5、能认真听一段话,记住并复述其中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认识一些小动物。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课件;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动物形象卡;教材。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谜语。
蜻蜓、公鸡、蜗牛、鸭子、蚂蚁、小燕子、青蛙、蜜蜂
(二)导入新课。
1、师讲述:课前我们猜了很多的谜语,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什么啊?(生答“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真可爱,小朋友喜欢吗?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物是左右结构的字,牛字作部首的时候,要有变化。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认识生字“物”。】
(三)熟悉角色,进入情境。
2、师:今天有三个小动物想陪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认识一下吧。(出示图片)在这些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
【喜欢它就要把它的字音读准,“蜂”是后鼻音。(生读“蜜蜂”)
师:小蜜蜂的胆子有点小,“蜜蜂”两个字都含有小小的虫字旁,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地、热情地呼唤它——(生齐读“蜜蜂妹妹”)
师:蜜蜂妹妹听见了。小朋友还喜欢谁?(生答“燕子”)小燕子到处飞,见识广。我们可以亲切地称它为——(生齐:燕子姐姐!)
师:还有一个谁喜欢?(生答“小青蛙”)我听出来了,你很喜欢。“青”是后鼻音。小青蛙是怎么叫的?(生答“呱呱呱”)
师:多响亮啊!让我们一起来跟它打招呼,读——青蛙哥哥!】
(四)创设情境
1、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三个小动物啊,还是好朋友呢!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学生想象说话】
【想一想,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还会干什么呢?(生:唱歌、玩、跑步。)
师:那你会这样说吗?屏幕出示练习:三个小朋友常常在一起( ),日子过得( )。
生:三个小朋友常常在一起玩,日子过得很快乐。
生:三个小朋友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
2、师:好朋友在一起,日子就是过得这样快乐!没过多久啊,秋天就到了3、(播放秋风画面)你看到了什么?(生:秋风刮起来了。)
4、师:秋风的力气真大,连树叶都从大树上刮下来了。又大又冷的风,我们就说——(生齐:刮。指导学生反复读“刮”)】
5、师:秋风刮起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好朋友们互相担心,大家该怎么过冬呢?于是它们就商量开了——【学生理解“商量”的意思,认识生字“商、量、聚”。】
【(出示卡片:商量)
师:(指“量”)这个字读什么?(生答liàng)这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liàng,在这里它读liáng。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两个字合起来以后读轻声。(生连读两遍)很好。三个小动物在一起商量。“商”字里面有一个口,意思是要说话。一个人怎么商量啊,要几个人在一起商量,所以商量的“商”下面还有一个“八”。闭上眼睛想一想,商量的“商”里面有什么?(略停)“八”和“口”。记住了吗?
“师:睁开眼睛——(出示图片:小燕子、小蜜蜂、小青蛙)瞧!小燕子扑棱着翅膀来了,小青蛙一蹦一跳也来了,小蜜蜂当然也少不了。这就叫作——
生:聚到一起。
师:过年的时候,我们和自己的家人、亲戚、伙伴就会——
生:聚到一起!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聚到一起来学习第19课——
生:小动物过冬。
4、师:所以,这三个好朋友就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了。
(五)练读课文
1、师:小动物究竟是怎样商量,怎样过冬的呢?答案就藏在书中,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118页,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两遍,争取读正确、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读)
2、师:都读完了吗?考考你们,三个小动物是怎么商量的呢?先是谁和谁商量?(生答“先是燕子和小青蛙商量,然后和小蜜蜂商量”)
3、师:它们商量的结果你知道吗?
生:我知道了燕子怎样过冬。
师: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呢?
生:是飞到南方去。
师:它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
生:因为冬天来了,北方太冷了。
师:南方很暖和,这是小燕子到南方去的理由。(出示“暖和”)谁会读这个词?“和”读轻声,请你读。(生读)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暖和)
师: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会感到怎么样?
师: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会感到怎么样?
生:很暖和。
师:你们看,这个“暖”字是什么旁?(生答“日字旁”)和太阳公公有关。暖的右半部分特别难写,让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上面是一个爪子头,接下来是一短横,下面是一个朋友的友。我们一起来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师:刚才我们写的是“暖”字。天就要冷了,小燕子要到南方去过冬,这个办法可真不错。哪只小燕子要来读一读?
生: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师:小燕子说得可真生动。又正确又通顺。你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生:春暖花开的时候。
师:春暖花开?小朋友,你们知道春暖花开是什么意思吗?
生:春天暖和了,花儿都开了,这就是春暖花开。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春暖花开的画面,(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春暖花开。让我们记住这个画面,等待小燕子回来。我们一起读——
生: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4、师: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
生:它秋天就把肚子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睡大觉。
师:小青蛙原来是提早做准备,肚子吃得饱饱的,让我们请一只青蛙哥哥来说一说,它是怎么过冬的。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我再请个青蛙哥哥,向他挑战。这一回不仅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做做动作。谁想来试试?
5、师:啊,这一觉睡得好温暖啊!还有一个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生:小蜜蜂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这样到了冬天就可以吃很多很多了。
师:小蜜蜂真勤劳,提早做好了准备。我们就请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大声地给我们再介绍一下。(生读)
师:小蜜蜂,你知道什么是蜂巢吗?
生:蜂巢就是小蜜蜂的家。
师:真棒!巢就是窝的意思,鸟巢就是鸟窝,蜂巢就是蜜蜂的家。(出示图片)瞧,这就是蜜蜂的蜂巢。你们看,每一个蜂巢都是六角形的,想不到吧?蜜蜂不光勤劳,还是个了不起的建筑家呢!让我们一起来记忆,这个了不起的神奇的建筑叫什么?(出示文字:蜂巢。引导学生读两遍。)
师:到了冬天我们见不到小蜜蜂,那是因为它怎么样啦?
生:藏在蜂巢里。
师:“藏”是平舌音,再读!
生:藏在蜂巢里。
(六)分角色朗读
1、师:瞧,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到事情多商量还是挺有用的。现在,我也有些心痒痒了。我想做那只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来和大家商量商量。(指一生)就请你。其他小朋友拿起书,看看我们是怎么商量的。
2、师:冬天快要来了,虫子快要没了,我要飞到南方去,那里很暖和,还有很多虫子。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是你不会飞,怎么办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3、师:小青蛙,你是这么过冬的啊,我不担心你了。刚才我们俩在商量的时候,我发现这边的小朋友在笑嘻嘻地跟着我们读。瞧,他们多会学习啊!下面让我再来一次,我还当燕子,谁来做我的好朋友蜜蜂?(指一生)好,就请你。其他同学跟着我们轻声地读。
师:蜜蜂妹妹,冬天地上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生: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4、师:小蜜蜂可真勤劳!会学习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你们想像我们刚才这样商量商量吗?那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相互练一练,商量商量。(学生自己练习分角色“商量”)
师:来,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燕子在哪里?其他小朋友听一听他们商量得好不好。
生: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这下你还担心小青蛙吗?(生摇头)可是在没有听到小青蛙的话之前,小燕子可是充满了担心。谁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蜜蜂在哪里?我们商量一下好不好?左边的小朋友做小燕子,右边的小朋友做小蜜蜂,我们来试一试。(生齐读
5、师:我最后再请三个小朋友,最会关心别人的小燕子,最神气的小青蛙,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量商量。(生读)
6、师:他们约好了,第二年的春天再相聚。(出示“第”)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7、师:我们要用旧字记新字,就要找一个最恰当的旧字。我来考考你,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和“第二年”意思一样的词,你能找到吗?
生:明年。来年。
(七)串读词串,回顾故事
师: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约定啊!从商量到约定,三个好朋友互相关心,彼此牵挂,这是一份多么美好的友谊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上的词语。注意藏在其中的生字。每个人先在心里读一读。
(屏幕出示:商量、暖和、哥哥、刮起来、接着、钻到泥土里、飞到南方去、藏在蜂巢里)
师:如果你都会读了,就朝我微笑。(学生练读后向老师笑)我的火车谁来开,复习生字卡片。(生读)
(八)分类识记,学写生字
师:在这些字中有些特别难写,我们来看看。第一个,含有八和口的字是什么字?(生答“商”)第二个字含有太阳公公的字是什么字?(生答“暖”,出示:暖、商)
师:现在我们就把这两个字请到田字格中,写“商”的时候,上面的横要写得长一点,下面的框要写得大一点,为什么呀?因为里面要放“八”和“口”。“暖”字要将太阳公公写得窄一点,右半部分一定要看清。(生练习,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