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11-11-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19.《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
武进区九里小学 言志国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练习读好钱学森的话。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2、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钱学森》,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怎样一个人?
2、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爱国科学家,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请看大屏幕。
二.第一次心灵对话。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走进钱学森,和他进行心灵的交流。有句俗语说:言为心声。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能找到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最佳道路。现在,就请同学们细心阅读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想一想,钱学森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学生自读思考。)
(一)让我们和钱学森第一次心灵交流吧:
1大屏幕出示:尊敬的钱爷爷,美国留学期间,你刻苦学习,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请问,你这样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关注这两个词语——最得意、最得力,你能体会到什么?
2面对这个问题,钱学森是怎样回答的呢?
投影出示下面一段话: 他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3 你知道钱学森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享受着优厚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我们从一组具体的数据来感受钱学森在美国的优厚待遇。
出示:美国期间月工资1536美元,约12000元人民币,担任两个单位顾问每周1000美元,一月4000美元,约30000元人民币,每月合计工资是42000元人民币;
4、既然条件这么优越,钱学森为什么还一直想回国呢?
5、指导朗读钱学森的话
6所以,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当他踏上归途,在轮船中眺望魂牵梦绕的祖国,他是多么希望——让生接读(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过渡:钱学森虽然身在异国  心却一直系着祖国
板书: 身在异国 心系祖国
三、第二次心灵交流
 
1.同学们,回到祖国,你知道这意味着钱学森要放弃的是什么吗?善于读书的同学,谁能告诉我?(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
2、选择意味着一种面对,钱学森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大家可以从一位留学生的话语中找到答案。
3、出示一位留学生的话“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4、讨论:这位留学生说的是不是事实呢?你怎么知道的?
5、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境况啊!老师搜集了一个资料:大屏幕投影:1964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啊,当时,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科学家。
6、同学们,你们猜猜,会奖励多少?
7、同学们,想知道奖励多少吗?(100元)
8、师稍停,然后说,这,就是科学家在祖国的待遇啊!
9、钱学森在美国每月有42000元收入,他却一直想着回到祖国,他回国之后难道有更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不是)多媒体出示:1955年回国一直到1982年月工资一直是331.5元人民币。
10、有什么感受?出示钱学森的名言——“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1、让我们和钱学森进行第二次心灵对话吧大屏幕投影:
钱学森,祖国刚解放,回到祖国,你不会有优厚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贫穷、落后的中国不会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给您,这样搞科研会遇到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啊。你还是别回去了。
12、钱学森怎么回答我们呢?
投影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3、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钱学森的这句话的呢?
14、再读一读,揣摩一下:钱学森会怎样说这句话?
15、带着这些感情,来读一读吧。指名3-4位学生朗读,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与学生一起读。
16、听了钱学森发自肺腑的表白,这些留学生会怎么想?怎么做?

17、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涌现了一大批从海外回国的爱国科学家,我们是应当记住他们的:

 
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童第周
中国高温合金创始人——师昌绪
中国著名航天控制系统科学家——梁思礼。
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人工胰岛素的发明人——邹承鲁

20、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对父母的思念,对祖国的深情,无时不牵动着钱学森,归心似箭的钱学森,当他踏上归途,在轮船中眺望魂牵梦绕的祖国,他是多么希望——让生接读(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板书:赤子情深  立志报国
四、第三次心灵对话
1.既然你那么想回国,祖国又那么需要你,钱学森,你赶快回来吧。但是,回国会那么容易吗,善于发现的同学,你从哪知道的,请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告诉我。
生答,投影出示:“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2、从美国海军这位高级将领的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作用巨大、坚决阻止)
一个师有多少人?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以及国家之间的人数都不尽相同。我查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是一万七千左右,那五个呢?
钱学森的作用果然巨大,所以,那个美国军官后来还有一句话,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去。
3、善于想象的同学,你猜测一下,敌人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
4、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他们会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事实上,当时的美国政府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他们非常恐慌,先是用高官厚禄诱惑他,后来又非常的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后来还卑鄙地找了个借口把钱学森抓了起来。
5、让我们和钱学森进行第三次心灵对话吧,此时的他,面对敌人的迫害,他会暗暗对自己说:
—————————————————————————————————6、当祖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周恩来总理马上和美国政府进行交涉,经过五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从美国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学们,钱学森这一等,就是五年啊,这五年的漫长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望眼欲穿啊
7、所以,当他乘船归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师再次引读:生: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壁舱啊!
过渡:钱学森历经百般磨难,终于回到了祖国。
板书:百般磨难  终回祖国
学到这里,老师就一个疑问,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接下来才会写到钱学森乘轮船回国,可是这部分作者却写在了开头,你知道问什么吗?
(倒叙 突出重点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学习最后一段
1.钱学森回到祖国,马上开始了科学研究,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2、课文对于钱学森的科学贡献没有详细介绍,下面我们通过短片来了解钱学森的伟大贡献吧。
过渡:钱学森在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贡献卓越,所以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师板书: 贡献卓越 导弹之父 
五、课堂总结。
1、同学们,钱学森的殷殷赤子心,拳拳报国志,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全世界海外华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来听听吧。
2、大屏幕投影钱学森各个时期图片资料,师生共唱歌曲。
板书: 
 
身在异乡  心系祖国
19、钱学森 赤子情深  立志报国
(爱国) 百般磨难  终回祖国
贡献卓越   导弹之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