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 自主探索 自我创新
——《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武进区九里小学 吴建新
一、教材简析
《狐狸和乌鸦》是一篇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描绘了狡猾的狐狸用花言巧语一步一步哄骗乌鸦,直致乌鸦上当,张嘴唱了起来,把肉“送”进狐狸口中这一故事,通过形象生动地描写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奉承话,层层递近最终达到了狐狸的目的,揭露“光听奉承话就会上当”这一寓意。语言生动、简洁、极富童趣,深入浅出地寓理于文中。
二、教学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明确指出,二年级的阅读目标,就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理解真、善、美及假、丑、恶,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课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以达到积累——明理——迁移的阅读目标。
三、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
2、领会课文内容,知道喜欢奉承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生活中的真假、美丑以及善恶。
四、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要求和重难点,我这样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范读课文、自由读文,粗浅了解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精读、体会感情,突破难点;表演创造性读文,总结课文,延伸训练。
(一)情境教学法
1、创编故事,辅以图画,把学生带入美妙的童话故事中去。
2、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创造良好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听觉、视觉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角色转移。孩子喜欢看别人表演,更喜欢自己表演。在教学当中设计学生表演课本剧这一环节。这样,课文中的角色不在书中,而变成学生自己。在这种情境中既能检查学生对教材、对角色的语言和情感的理解,又能使学生的表达力,创造力得到训练。
(二)换位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做学生,让学生当老师,做学习的主人,在设计问题可这样问学生:①你想对乌鸦或者狐狸说些什么;②你想问乌鸦和狐狸什么问题?
突出重难点,揭露寓意,同时也给学生一种新奇感,调动学习的热情。
(三)合作学习法
学生围绕讨论题读一读,说一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学、互助,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气氛,解决教学重难点。
学习方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与学是不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与指导。
1、以书中讨论题为凭借,组织学生按自然段阅读,了解自然段内容,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学生的学习,在教法上采用换位法进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将教法和学法有机结合。
2、以读为主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明理,读中迁移。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这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一个童话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棵美丽的大树(贴大树),大树上住着乌鸦妈妈,还有她的三个宝宝,大树下,有一个洞,洞里住着一只狐狸,有一天,在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一段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请大家翻开书,看到62页。[翻到后,再提要求]轻声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抓住关键词,引出下文)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理解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狐狸住在什么地方?(指名学生回答)请你帮他送回家,(贴狐狸)
2、乌鸦和他的宝宝呢?(指名回答)请你帮他们放好。
3、乌鸦住在树上,狐狸住在树下,他们是什么关系?
4、你是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里知道的?(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起大声地读一读。
(二)第二、三自然段。
1、读得很好。有一天,乌鸦妈妈飞出去给宝宝找东西吃,狐狸也出去找吃的,他们找到了吗?(学生回答,给乌鸦嘴上放肉)
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里知道的?(二、三自然段)分组轮流。
2、狐狸看见了乌鸦的肉,他的表现是什么?(学生回答:板书:馋、齐读“他抬起头……直流口水”。
3、“馋得直流口水”,是什么样子,谁来学学?这时狐狸心里会想些什么?
(三)实践体验,学习4至8自然段。
1、狐狸经过了几次努力,想了哪些办法才吃到乌鸦嘴里的肉呢?
请大家自由地读4—8自然段。
2、(读完后)同桌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看法。
3、(讨论完毕)哪个同学愿意把自己看法说出来?
4、你觉得狐狸哪次的话最动听?(指名回答,并读一读。)
5、狐狸3次的话都动听,他第一次说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
6、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最能突出狐狸对乌鸦的亲热?(亲爱)你能用“亲爱”说几句话吗?
7、第二次狐狸又说了什么呢?(指名读)
8、这两次话,你觉得哪句更好听?为什么?(因为还问候了乌鸦的宝宝)
9、一起读读。
10、刚才有好几个同学都说到狐狸第三次说的话最动听一起来看,自由地读一读。
11、这次,狐狸赞美了乌鸦的什么?怎样赞美的?(指名回答。)
12、老师把狐狸对乌鸦说话读一读,同学们认真听,完了说说你觉得听起来怎样?简直太动听了,狐狸为什么要对乌鸦说那么多好听的话?(指名回答。)狐狸为了骗肉,对乌鸦说了一大堆漂亮的话,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要一次比一次动听。
13、听了狐狸的话,乌鸦有什么反应?(指名回答、老师提示、第一次、第二次、边表演边读)
14、两次反应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看了狐狸一眼”)
15、第三次呢?(指名回答、板书:得意掉肉)怎样***?(指名学、大家学)咱们一起来读这一段。他为什么这样得意、连嘴里这块肉都忘记了?(指名回答)
16、这就是麻雀(出示麻雀)比比谁漂亮?同学们听过乌鸦的叫声吗?你觉得好不好听?可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夸乌鸦?(指名回答)板书:骗肉
17、狐狸听乌鸦***了吗?(指名回答、把狐狸移回树洞)
我们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来跟老师活动活动、轻松轻松。
课中操
四、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1、狐狸为了骗到乌鸦的肉,对乌鸦说了三次好话,一次比一次动听,最后,乌鸦信了狐狸的好话,上当了。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扮狐狸,一个同学扮乌鸦,看他们表演得怎样。
2、乌鸦的肉没有了,它站在树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大家讨论,谈看法)
3、你觉得狐狸怎样?(讨论,指名说)
4、狡猾的狐狸用花言巧语让乌鸦上了当,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板书:光听好话,就会上当)
5、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总结下课,提出希望
同学们今天学得非常认真,表现得特别棒,希望大家以后,既不要像狐狸为达到目的,就用花言巧语骗别人,也不要像乌鸦光听好话,自己不动脑筋,受别人的骗,要做一个诚实、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课!
[板书说明]图文结合,由贴图上大树、树洞、鸟窝、乌鸦宝宝、乌鸦、狐狸和板书。由学生贴图、贴句子、参与板书、突出重难点、揭露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