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个人研究总结(蒋美娟)
发布时间:2013-12-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在科学学科中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水平策略的探究》
个人研究总结
武进区九里小学 蒋美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本身才能起作用,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促使受教育者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科学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由于科学课堂教学自身的局限性,科学教学的成功更多地依靠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我巩固而获得。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得他们发展学习自主性成为可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探究欲望强等特点。这一切都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成为可能。
根据现实情况,我结合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在科学学科中开展实践研究,通过3年来的研究,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起到了很大作用。现就如何研究及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
1、注意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师中早已形成共识,而且已经有研究者及科学教师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比工具性动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持久性。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力,而小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应该始终是小学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在实验器材不足或受到空间、时间限制时,我们充分利用好了媒体资源服务于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学习,主动参与活动以获取知识的求知欲。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和探究习惯的培养。
主张自主探究学习并非是无目的的“放羊式”。如前所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指导性自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与其认知水平相适应。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习惯和教会他们恰当的学习方法。
在科学教学中,我力求问题要从生活中来的原则,通过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在自主探究式时,并不是放羊式的让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指导他们要学会设计实验方案,采取小组完善、集体完善的方式,是他们的思考能像科学家一样严谨,实验探究过程中,指导他们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引导的作用,而非包办代替,牵着学生走,我认为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才是有效的。
3、注意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培养学生由问题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质疑问难,可以有效地诱导和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爱提问的习惯,不仅在于解决学生存在的不肯问、不敢问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解决不会问的情况。因为,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学生没有提问的习惯,主要是不能发现问题。朱熹主张:“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就是说学生没有疑问的,要鼓励他们提出疑问,提出疑问并得到解答,学习就取得进步了。
总之,通过这项课题研究,我们会把老师和学生的认识统一到“自主学习、主动发展”上来,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深入,为学生长足发展,做点应做的事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