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英语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英语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2-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一 、 兴趣为先,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游戏激趣,寓玩于学,寓学于玩。 教师要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采取边学边玩,形式多变的教学法,引导儿童从玩中学,学中玩。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学习英语,采取多变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游戏形式或是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具和生动有趣的方法,使其感到新奇而愿学。如在教“ animals ” 时,我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汉语游戏改变成 panda蹲,panda蹲,panda蹲完tiger蹲。tiger蹲,tiger蹲,tiger蹲完dog蹲。没有想到的是,在课堂上学生居然举起手争做小动物。又如教 “ fruits ” 时,将鲜活的实物带进课堂,让学生猜一猜,闻一闻,摸一摸,说一说。这样的活动既满足了儿童爱玩的天性,又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英语教育。
二、 创设融洽的学习氛围
        陶行知先生说过: “ 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 所以,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在课堂上学生可各抒己见,在课外又可与老师畅所欲言地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重视将微笑带进课堂,因为教师的一个小小的微笑往往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快乐学英语的氛围。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对老师产生了好感和信任,会因为喜欢英语教师而喜欢英语,老师对他们的表扬鼓励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一句 “ Good! ”“ You ’ re clever! ” 就能有效地激发全班同学主动地学习,自主探究地学习,他们希望想出其他同学想不到的新思路,而他们的目的就在于得到教师更多的表扬,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因此,老师何不借题发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性。
三 、 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培养兴趣。鲁迅先生说过: “ 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魂。 ”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一门新语言并不是件轻松事,只有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生动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乐于进入课堂,学得轻松愉快。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幻灯片、录音机、图片、实物、多媒体等手段来创设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由于语言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是学习语言的最好环境。所以,可让学生按课文内容来扮演小动物、医生、售货员等角色,来参与模拟的情境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锻炼,也使他们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学生还渴求学更多的语言来进行交流。
        在创设情境时,也可创设一些问题情境。 “ 学起于疑 ” ,良好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的欲望,在教一些学习用品时,可先“ What can you see on my desk ? ” 学生会先回答以前学过的学习用品pen,pencil,ruler,rubber等,然后我再出示新授的学习用品。这样既起到了复习的效果,又可引出新授内容,一举两得:也可预先准备好物品的幻灯片,遮住一部分,问 “ What ’ s this in English? ” 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三维评价,挖掘自主学习潜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往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主体单一,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的老师,总以领导者自居,以成人的眼光,以高标准的要求来衡量学生,殊不知,在这种评价下,更多的则是学生对自身产生怀疑,他们怎能有自信心学习英语,又谈何 “ 自主学习 ” 呢?因此教师评价学生,应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即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仅仅关注学习的成绩,更应关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情感、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技能、学习英语时的过程体验,体现多角度;对每一次英语作业、每一次英语活动,不管是小进步小成就,还是大进步大成就,都以每一个学生的原有基础为出发点,更多地依据个人独特的目的或过去的成绩,体现多层次;在评价时,要打破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引入多种评价方式 —— 自评、互评、小组评、班级评,既而做学习的主人,体现多形式。只有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发挥评价的真正价值 —— 激励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出其内在的自主学习的潜能。 
五、 创设有趣多样的游戏
        小学生天性好动,要让他们的注意力保持40分钟是不可能的,必须穿插一些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思维放松一下。同时,合理的游戏可让学生玩在其中,学在其中。在教授本学期第一节课时,由于学生刚开学,还没进入学习状态,所以我采用游戏的形式贯穿整堂课,上课时采用击鼓传花的形式,持 “ 花 ” 者可抽一张小纸条,看看你有多运气。每个学生都沉浸在这个游戏中,而且也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能每节课都做相类似的游戏,要灵活多样,每节课都学得津津乐道。
六、 竞争机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小学生好胜、好强、模仿力强、表现欲旺盛的身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课堂内外可引入竞争机制。英语竞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实践过程中采用 “ 星星制 ” 对学生进行评价、督促、引导、激励,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单词或句子时,一开始就布置任务,让全班开展小组竞赛。有了任务以后,学生积极练习,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这样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活动。竞赛结束后,给获胜的小组敲颗星星,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 掌声 ” 、 “ 加油声 ” ,为整个课堂凑响一首 “ 欢乐之歌 ”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调动起课堂学习的气氛,同时也将整个教学过程推向高潮。 “ 星星制 ” 不仅能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也能在默写、背书、考试、作业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七、 课外活动,拓宽自主学习时空。

        教师可以开辟一块英语小天地,或英语学习园地,或英语壁报,并且经常性地更换内容,主要用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帮助提高学习;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同学和老师共同从报刊杂志上搜集来的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愉悦身心,丰富知识;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结合实际地组织课外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培养竞争意识。让这些活动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无声无息地感染和调动学生,进而共同提高英语水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