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小学英语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英语教师已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乐学英语呢?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对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发现教师只要引导、组织、合作得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去学习,使学习英语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一.自主学习策略的定义
要了解自主学习策略,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学习策略,通俗地讲,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即是指学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总的对策、措施和方法,即为达到掌握外语为目的的学习思维活动的程序。学习策略的本质就是学习者(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包括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各种因素。(参阅章兼中主编《小学英语教育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国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Little认为:自主是在面对一项任务时,人们可以独立地完成,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其他所需的场所,而且还能够考虑到特殊情况的特殊需要而灵活地完成任务。Holec对自主学习进行研究后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他还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具备这样一个学习机构,学生在这个机构里支配自己的学习,这个机构可以是班级、学校或自主学习中心等。在第二语言课堂里,学习自主被解释为一种客观审视、评判性思考、作决定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尽管目前对“自主学习”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上述各种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学习者自主意味着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学习,包括负责作出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并负责实施这些决策,其核心就是学习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是师生渴望达到的教育目的。
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因此这类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虽然也是多种多样,但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这就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所以通常也把这类教学策略称之为“自主学习策略”或是“发现式”教学策略。
二.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重要性
1.营造轻松和诣的教学氛围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轻松自在、快乐的教学感到兴趣,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教师一上课就用亲切的问侯语:Hello!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 教师以共同生活者和伙伴的身份,将自己完全置身于学生的生活情景之中,成为他们中间身份平等的一员。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双向交往,互相竞争、合作来营造开放式、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得以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情景得以激活时,也就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参与的平台,他们就更容易进入主动参与的最佳学习境界。这样,我们的英语学习活动便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活动也便能够如鱼得水的进行。
我们不但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而且在平时的生活环境中也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平常打招呼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利用早上或课余的时间播放一些英语歌曲,组织学生收听一些英语节目。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体验运用的快乐。如果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就会大大加强,就会发自内心地想学英语,想把学到的英语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来。
2.创设生活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使学习变得自觉而轻松。实践证明,创设生活的情景,能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自觉的动脑筋,主动去克服困难,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倡导愉快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才会取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
怎样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呢?教师要经常带着一些比较有意思的玩具、学习用品、图片及食物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像个魔术师,每天可以变各种东西。如在PEP教材第二册家庭成员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想学的愿望,我们特别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张漂亮女孩的照片,并且告诉学生其中一位是教师的亲姐妹,请学生猜猜是那一位。在学生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猜测,并用手指指点点时,教师点击课件,出示本课重点句型“Is she your sister?”要求运用这一句型进行猜测,学生兴趣所至,争先恐后地复述这一句型,想在短时间里知道究竟谁是老师的亲姐妹。这样,兴趣就成为最好的向导,引导学生自主去学习,去感悟,去练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三.怎样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策略是小学英语学习的根本策略。它是指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和使用外语而自觉地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据调查,大多数学生不注意学习策略,不知道该如何学、怎样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指导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1、注意策略
注意是人脑信息加工的第一步,在紧张的注意状态下感受性急剧提高、思想清晰、情绪高涨、精力集中、行为反应加快。有些学生在上课和写作业时表现出注意力涣散,不易集中,外界的微小刺激都会对其产生干扰,从而导致学习速度减慢、错误数量增加。很多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的致。
控制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是教师工作中最精细的而且研究得还很不充分的领域之一。要能控制注意力,就必须懂得儿童的心理,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要能把握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学生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学生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比赛、竞争、引起疑问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利用学生注意的选择性和转移性,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上,增强学生注意的稳定性。
2、学习方法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学习效率解决学会学习的关键。多数学生学习方法上有一定问题,不知道如何学习。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模式,即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总结。预习:有的学生有预习,有的学生没有预习;有的学生会预习,有的学生不会预习。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预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帮助学生提高预习质量,使学生在预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听课的关键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着重听教师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作业要独立完成,并掌握习题类型及每种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及时复习总结是知识系统化和进行自我归因。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字典和资料,强化基础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对比,对所学知识由“懂”到“会”到“用”。
3、记忆策略
大部分学生反映英语记得快忘得快,认为英语的记忆枯燥无味。许多学生每天忙忙碌碌,埋头读书,记忆不得法,结果仍然学习效率和质量很低、事倍功半,以至逐渐丧失学习信心,造成学习分化。因此,记忆的好坏直接影响信息提取的质量,而提高记忆的效果必须掌握记忆的规律。
(1)帮助学生树立记忆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有较强的记忆潜力。通过“看谁记得快”、“谁是记忆能力”等活动增强学生记忆的信心,让学生乐于动脑记忆。
(2)向学生介绍有趣的记忆方法。在教学中贯彻联想记忆、编码记忆、类比记忆、形象记忆等各种记忆形式,使学生寻找记忆英语的规律,从而积极主动地记忆英语,而不是单纯地、枯燥无味地机械识记。如记忆单词eye(眼睛),我们可以用相似诱导记忆。y好像鼻子,两个e分别代表两只眼睛。又如单词“soup”(汤),它的读音就好像喝汤时发出的声音[su:p]。学生在轻松有趣地氛围内记忆英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记忆热情。
(3)帮助学生掌握遗忘规律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求做到及时和经常。科学复习时间的间隔为1天、2天、6天、15天、30天,即复习1次后第2天再复习一次,然后间隔2天再复习、间隔6天……直至间隔1个月、3个月。这样安排可极大提高记忆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尚未出现大量遗忘之前及时安排复习,对单词的记忆不能满足课堂上记住的程度,而应在课后及时再复习。
四.培养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的方法
1.给学生空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
给学生空间就是教师不要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语言的知识,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同时,教师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一味地为学生讲解,而是教师要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自我表现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让他们多种感官并用,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发展。
如在教授PEP第二册Unit6 At the zoo这一课时,要求学生邀请好友一起去参观动物园,对话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编自演的。于是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开始寻找搭档,边说边演,其乐融融。这种融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的活动,不仅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在相互的合作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更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了条件。
2、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自主学习
托兰斯曾认为:创造地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因为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交流意见;要营造一种活泼、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悦,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以使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参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中不妨打破传统的课桌椅成行成列的排放方式,按课文要求,或两人一对,或分成小组,或随意换位置,用与好朋友谈心、打电话等方式,让学生能围在一起用英语对话、交流,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少数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性格大胆、外向学生的带动下,也敢于用英语交流,逐渐产生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和氛围,特别是对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消除胆怯的心理,从而主动地学习英语。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年龄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爱动、爱玩、爱跳、爱唱、爱游戏。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趣味化、多样化、游戏化、生活化、情境化,使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积极踊跃地参与。
如:在教授动词短语时,全班分成boys and girls两组,请一组的一位同学上前扮演或表现一种动作,请另一组的同学猜一猜,并正确地说出英文单词,猜对者为本组得一枚star。学生们夸张的动作,有趣的表情,深深地吸引了全体同学,他们争先恐后地参与,积极性颇高。
上英语课时,教师可设置认一认、猜一猜、看一看等游戏环节,使学生兴致高涨,积极踊跃地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可见,当学生的身心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时,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4、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结构,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章兼中教授的《英语直接拼音入门》的课题实验,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水平,这样教师的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直拼教学时,教师先写出一些单词,让学生先自己读,接着让学生作比较,相互讨论、分析,然后让他们说出其发音,教师最后予以确认。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死记硬背,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语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较灵活、轻松地化解了一个教学难点。正是在直拼这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学生拼词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地拼出发音有规律的新单词。学生在拼单词中感受到了快乐,他们十分愿意上英语课,因为他们发现了英语拼词的规律,从拼写单词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空前高涨,很多学生下课后还让老师写一些新词来让他们拼写。
总之,行之有效的小学英语自主学习策略,不仅能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而且还能使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学生心理基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