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构建生活化体育课堂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发布时间:2008-06-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构建生活化体育课堂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九里小学——巢志平
邮编:213134 电话:0519——83138024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体育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生活,用“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体育课堂呢?
一、创设“生活化”的体育情境。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体育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体育情境,所选的教学内容应是他们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学习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体验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乐趣与价值,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每一个孩子在玩和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这样才越能体现教学的价值。例如:《起床情境模仿操——准备活动》、《晾衣服——30米往返接力跑》、《抛掷秧苗——投掷》……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把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二、开发、收集“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器材
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是学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有效的第一保证。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体育健身器材也越来越多,学校体育经费有限,这时我们体育老师就要想办法自主开发一些简单、实用、便宜的器材。课间,我看着学生把喝完的塑料饮料瓶到处乱仍,我想,何不把塑料瓶收集起来,作为体育资源,来开发体育课程,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这样既环保,又能做到废物利用。于是我就通过学生,把塑料饮料瓶一一收集起来,设计了主题单元“我是中华小英雄”体育课程。这些由学生收集、开发的生活器材,既能发挥了它的潜在功能,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三、挖掘生活资源,创编体育游戏。
体育是源于游戏的一门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体育资源,创编成体育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无处不在,运动无比精彩,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体育。例如:利用旧报纸我们可以做许多体育游戏,如足球赛(纸球)、铺路前进、踩石过河、纸飞机、纸球投掷、……又如:学生的坐的方凳,可以和同学进行举重比赛、可以进行负重练习、可以进行绕凳赛跑接力、两个方凳可以当足球门……学生通过这些游戏可以感受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游戏。而教师进一步的启发,学生又能设计出数不胜数的体育游戏。
体育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原于生活。通过构建生活化体育课堂,实施生活化体育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体育的乐趣,在练习中分析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在生活的体验中领悟出实在的方法,掌握生活中的一些技能,并为生活实际服务,从而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健康、快乐地成长,使我们的体育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我们教师在关注知识技能的传受同时,更要关注儿童的学习生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