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校本培训>>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语文要素的落地和生长(邹琳燕)
发布时间:2020-11-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瑜

观看完江苏省第21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评优课,孙媛媛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慈母情深》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从单元要素的落实学生情感的引导,还是高阶问题的设计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让我收获满满。孙老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辨析能力、想象力的提高。

一、开放的高质量问题设计

孙老师从单元要素出发,围绕“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围绕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探索,以开放性的大问题贯穿课堂,对内容的切割与取舍恰到好处,以小见大,抓住了情感的出发点。

二、推波助澜式的高阶品析

由如今的富裕生活联想对比课文中母子生活的艰辛不易,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去看、去思考:恶劣的环境、弯曲的脊背、龟裂的手指、卷卷的毛票层层推进,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文章读懂读透。

三、思维整合式的听说读写

文章着力通过“我要买书”这件事体会到母亲的情深。情深之处见“掏”、“塞”、“凑”三个动作,可见母亲态度之高兴,动作之果断,再次聚焦这三个动作,细细品味后便可挖掘出其中的内涵与深意,接着放大动作勾连前方设计的四个角度,最后从情感回溯到文章,水到渠成。抒情式的议论放在文章中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体现学生思维的统整,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课堂”的增值。

因此,作为新老师,在面对新教材时,更要理清单元语文要素的结构,明确不同年段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明确单元语文要素的目标,设计语文要素落地的支架,注意目标的达成效度:让学生将思维转化成文字。教师应该要做一位引航员,要重视思维的生长和提升,让思维看得见,让语言在生长,让生命在延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