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校本培训>>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曹利琴)
发布时间:2021-06-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瑜

《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王尔德。文章描述了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玩得开心,花园一年四季美丽如画;然而当巨人回来时,勃然大怒,赶走了孩子,砌起了围墙,花园被笼罩在冰天雪地中,从此花不开,鸟不语;当孩子们偷偷地钻进花园游戏时,花园又是一片春意;巨人一再驱赶,花园又被冰雪覆盖;最后在一位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了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花园于是又春意盎然,巨人再次回到了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

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1.  以读代讲、以问促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

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因此,华老师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通过指名读巨人几次对孩子叱责的语言,体会巨人的自私、冷酷;再比如指导朗读巨人醒悟这段话的时候,华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巨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带着自己不同的感悟用分角色的方法读读这段话,最后老师以“巨人高兴,巨人激动,巨人恍然大悟,巨人百感交集”为引语让学生齐读这段话。

2、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本文有三处对比描写,即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进行对比、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是课文显著的写作特点。华老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三个变化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从而找出在不同的情况下巨人的话,反映出他心理的变化,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突出在巨人的举止反应所造成花园的变化“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到“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鲜明的对比,进而理解“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要学会分享快乐。

3、展开想象,体会人物

在这堂课中,华教师把课上得开放而有活力,她为学生供给了一个畅所欲言、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华老师引导学生读了巨人叱责孩子们的三句话后,顺势问,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此时他会说什么“凝视”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在学习巨人感悟的一部分,老师三次启发学生体味、朗读,学生朗读一次比一次投入,一次比一次感悟深。

在这堂课中,华教师把课上得开放而有活力,她为学生供给了一个畅所欲言、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