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校本培训>>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郭文洁)
发布时间:2021-06-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瑜

华燕老师的声音莞尔动听,亲切又富有童真的语言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也牵引着听课老师的心。她在有限的课堂空间里,为学生打开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一个个问题抛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开启自己的言说之门。“假如你就是花园里的一种植物,你会是什么呢?”“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回来了,他们会在花园里玩些什么呢?”华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由一个读者的角色进入到童话中的一草一木、与童话里的人物共呼吸。在角色转换、交际应对、言语训练等灵活开放的阅读实践中感受语言和人物形象的魅力,感受童话的奇妙与美好。

其实《巨人的花园》一课,故事的情节非常简单,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巨人的自私自利让他的花园失去了春天,当他改正错误时,春天又回到了花园。

第一课时的教学总是要落到实处的,华燕老师在这节课上对于课文的主旨只是进行了一次浅尝辄止的尝试。她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文章很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问题设置恰到好处,在不同的情况下“巨人的话”反映出他心理的变化,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突出在巨人的举止反应所造成花园的变化“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到“狂风大作、雪花飞舞”鲜明的对比,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进而理解“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要学会分享快乐。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里。如:教师引导学生读了巨人叱责孩子们的三句话后,顺势问,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此时他会说什么“凝视”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在学习巨人感悟的一部分,老师三次启发学生体味、朗读,学生朗读一次比一次投入,一次比一次感悟深。剩余的内容则留到了下节课,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也给听课的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学习的部分。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