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导读
作者:关月玲
出版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推荐理由:
本书编著关月玲,到目前为止,编写了593部作品,涉及的门类也很多,教育、生活、文学、医药卫生等16个门类。
《感恩教育》一书是心灵教育书系,通过阅读,能从实际层面让读者感受到“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
本书共有五章,分别是感恩与教育、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思想道德与感恩教育、加强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章节既有对感恩教育概念的解读,也有感恩教育现状的分析,更有对我们“如何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的引领。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对我们进行《小学生感恩品格培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第一章《感恩与教育》中,分别从东西方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和霍金的事例,阐述了:虽然文化有差异、各种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感恩”的理念却是异曲同工的。本章通过感恩、感恩的意义、感恩的道德价值、感恩生活、感恩相关名言、感恩故事、学会感恩和感恩节共八个方面的内容,使读者为什么要常怀感恩之心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第二章《感恩教育》中,共分四节。第一节围绕“感恩教育现状”,从感恩教育、中学生感恩现状、当前感恩教育现状、感恩教育的意义、感恩教育的社会价值和学会感恩,收获人生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二节从“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缺乏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梳理。分别是:感恩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感恩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感恩教育的内容、感恩教育的实施、感恩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感恩教育这六个方面;第三节着重讲了“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分为八个方面:感恩意识是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其原因探究、培养和提升学生感恩意识的途径、传统道德资源下的教育策略、要规避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中国传统文化:感恩的典故、中学生要学会知恩报恩、感恩行动须从点滴小事做起;第四节“以传统孝道为视角探究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主要分析了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简述及其感恩缺失的表现、当代青少年感恩缺失的文化原因和如何提取传统孝道精华,重建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体系。
第二章重在对当前青少年感恩教育现状和缺失原因的分析,为我们后续进行课题研究把准了脉,指明了方向,使我们研究时能有的放矢。
第三章《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共分二节。第一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感恩教育”,讲了三方面的内容:加强感恩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危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开展感恩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内容;第二节阐述了感恩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首先,分析了当代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社会原因;然后,强调了感恩教育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意义;最后,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四章是《思想道德与感恩教育》,共分二节。就思想道德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两块进行了详细解读。主要分析了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成因分析,明确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和主要任务,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重视学生感恩教育,培养道德高尚的人
第五章《加强道德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三节。就家庭环境中的感恩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大力倡导感恩教育三方面,如何形成合力进行感恩教育提出了一些方法,很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精彩语录: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P2
对于生活心存感恩,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为改变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P4
大体上来说,学校感恩教育存在三点问题:第一,情感教育局限于课堂。第二,感恩教育趋于手段化。第三,感恩教育的内容与现实脱节。P26
在感恩教育中,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善于理解和发现他人之恩,即明白为什么要感恩,然后逐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观。P41
延伸阅读:
虽然关于《感恩教育》的书籍很多,但关月玲编著的这本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书里既有作为我们在本课题研究中关于感恩教育的一部分文献资料,还有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的成因分析和解决对策。对我们今后开展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想用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你处于哪个生命阶段,感恩都永远不会过时,啜饮这碗心灵鸡汤,精神方能得到最优质的营养。
(撰写人:蒋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