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学>>学科在线>>文章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 《盼》 第二课时——谢秀娟
发布时间:2021-10-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梁茜茜

17  第二课时

新北区九里小学     谢秀娟

一、梳理课文,温习文中事例

1、今天我们继续走进17课《盼》,在文中作者是通过哪几个小事例来写“盼”的呢?

2、你们发现这些小事例有什么共同点?

3、作者实际上是在悄悄地告诉我们——写作文时,所选择的事例一定要紧紧围绕中心意思。

4其实在原文,故事还没结束呢,接下来的情节是这样的。这样写多美好呀,可是编者为什么删去呢?

5、大屏幕上出示的这一段故事虽然体现蕾蕾心地善良的品质,却与“盼”并没有关系,所以就算它再好,我们也不需要。

二、串联心理,感受曲折变化

1、让我们回到课文内容,将事例写具体、生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简单罗列肯定不行,还得有一些细节描写。我们学过的细节描写方法主要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学作者是如何围绕“盼”将重要部分写生动、具体的。

2、“盼”是一种心理活动,因此课文里肯定少不了心理描写的语句。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心理描写。

3、这些心理描写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4、它跟平铺直叙地写盼下雨相比,有什么好处?

三、聚焦语言,体会生动细节

1、让我们再来看看文中写蕾蕾盼的动作描写?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再看看环境描写在哪儿呢?有什么好处?

2、除了动作、心理、环境描写之外,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受到“盼”?

下面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这几个段落。别小瞧这段对话,里面可藏着不少小心思,你能找出来吗?

由央求变成了欺骗。你为什么要撒谎呢,蕾蕾?

所以你是一计不成,心里又生一计。三个回合下来,你的眼前仿佛站着一位什么样的女孩?

3、想不想分角色演演? 采访一下妈妈,请问您最后相信女儿的话了吗?为什么不相信?您是从哪儿看出破绽的?那您为什么没有道破呢?

4、课文学到这儿,你能结合老师的板书,来总结出将一个小事例写具体、生动的妙招来吗?

四、回归整体,归纳写作特点

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写盼的?

2、在内容上呢?

读写结合,围绕中心表达

1、说一说: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作业:选择一个字,想一个典型事例来表达中心,咱们先来说说,你选择了什么字以及什么典型事例?   

2、练一练:围绕中心,写一个片段,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2、评一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