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天地>>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第十五周——用热爱浇灌成长,让双减落地生花
发布时间:2021-12-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宁钰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的讲话,我想和大家交流在国家“双减”政策之下,我们如何来做好加法,我演讲的内容是“用热爱浇灌成长,让双减落地生花”。

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就是我们提到的“双减”,减去同学们过重的学业负担,减去同学们的校外培训负担。开学至今个月了,相信大家能感受到一些变化。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双减”教育新政出台后,我们的学习生活发生的改变。“双减”政策出台后,我校义务教育阶段的绝大部分同学参加了课后服务,双休日不用参加学科类的补课了,“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我们已经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但是,同学们,成长的路上不仅有减法,也要有加法。该减的减,该加的加,才能让学习慢慢回到理性,回归到应有的健康成长的路上。这“加法”,如何做?今天,我就来和同学们聊一聊,有利于我们成长的几道课外“加法”。

第一道加法:增加课外阅读的饱和度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书读得多的孩子,眼中自然有光,生命的气息也会与众不同。阅读无论是对心灵的滋养,还是应对现实学业,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双减”可能会少了书面的家庭作业,但绝不会少掉大量的阅读。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初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100万字,大约是十来本、每本一百多页的书的样子,这只是一个底线要求。阅读量大的学生,大多语言是灵动的,思维是多元而深刻的,长大后成才也是自然而然的。阅读是帮助我们成长最廉价、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希望同学们的课外时间,用经典作品阅读来填补,用阶梯性有营养的阅读,积淀应对未来甚至终身的素养。

道加法:增加体育运动的参与度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体育运动引导我们强身的同时,也能“强心”。我们可以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前不久结束的东京奥运会爆出最大冷门:奥地利30岁女科学家安娜·基森霍夫夺得自行车金牌,被誉为本届奥运会学历最高的运动员。因为谁也不会猜到她竟然是个数学博士后的学霸,精通5门语言,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骑自行车只是她的业余爱好。她没有教练,没有队友,没有队医,独自一人首次参加奥运会,凭一已之力碾压众多世界名将,为奥地利赢得了125年以来首枚自行车比赛金牌。体育的本质就是我参与,我快乐。正所谓: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无体育,不教育。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道加法:增加艺术修养的感受度

有人说,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曾经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周参加音乐活动三次的学生,在数学、阅读、历史、地理测试中的成绩,要比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学生成绩平均高出40%。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教育的愉悦化。无论是冲着提高学业成绩,还是涵养自身的灵气,我们应该抽点时间,找点空闲,听听音乐,练练书法,良好的艺术修养是每个人享用一生的财富。

同学们,愿你们在“双减”之下,做好这道加法,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谢谢大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