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小学生美术感恩品格培育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路英

小学生美术感恩品格培育的实践研究

常州市新北区九里小学  路英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除了应该在课堂中教授学生技术的理论知识之外,更应该注重加强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调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相应的美术活动过程当中,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人生观、价值观,及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进行有效的培养。而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接触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开展的感恩品格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也有着相应的启蒙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初步的形成一个基本的感恩思想观念,从而达到让每一名学生得到茁壮成长的基本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美术;感恩品格;欣赏作品;讨论作品;制作作品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感恩品格的主要渠道之一,而在美术的教材当中也蕴含着更多的有关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的内容。教师应该发挥自己在课堂当中的地位,使得品格教育有效的融入在美术的教学当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性格特点,开展一些能够让学生更好接触并理解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达到教书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也能够实现对于学生人格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一、在欣赏作品时受到触动
    一节长达45分钟的美术课堂中常常具有相应的美术作品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是中外各种艺术家呕心沥血制作出的优秀瑰宝,需要我们后世不断的品鉴和思考。而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当中也蕴含了许多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生哲理,因此教师要借助带领学生欣赏作品的环节时,融入一些相应的品格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带领学生欣赏一些有关于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品质的美术作品,并鼓励学生观看作品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在对于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观引导。使得学生在受到相应触动的同时,实现品格教育的融入。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水墨山水画”这节课时,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学生欣赏并了解水墨山水画的笔墨技巧,从而能够感受水墨山水画的意境之美。这节课中首先要运用到多媒体的形式,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一些我国伟大的画家所绘画出来的水墨山水画的作品,带领学生分析并了解这些水墨山水画的特点。在学生观看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应的配乐,带领学生进入到这样欣赏的情境当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并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

二、在讨论作品时加深理解
    有一句话曾说,1000个读者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作品具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因此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除了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欣赏作品之外也要让学生踊跃的参与到这样的讨论当中,可以通过大屏幕的形式,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或者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说一说自己对这些美术作品的看法和理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意向,从而进行更好的感恩品格教育。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向动物朋友学习”这节课时,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学生熟悉动物的特殊能力和生理习性等等,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情感,进行正向的感恩品格教育。教师首先出示两种不同的图片,让学生通过欣赏来了解不同动物具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和特异能力等等,其中也要穿插一些学生感兴学的小故事,比如有一些科学家利用了动物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原理,制造出相应的机械,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并让学生在观察这些美术作品的同时,积极的沟通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三、在制作作品时推动实践

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恩品格,除了相应的理论教育之外,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完整的教育过程。除了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之外,也要有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通过实践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印象,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有相应的理解和想法,并从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一些多种多样的活动环节感兴趣,因此在美术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和动手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当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在其中融入一些感恩品格教育,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相应的感恩观念。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爸爸妈妈”这节课时,本节课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亲情等等,教师在课堂中,首先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相关的美术作品。接着让学生借鉴一些相关的美术作品的同时开展了实践环节。让学生将自己脑海中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生活的画面,运用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的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带领学生更加完整的绘画出自己的作品。其中教师也要在课堂中融入一些感恩品格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去设身处地的想别人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要对于学生思想观念方面具有正确的价值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最基础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的良好观念。通过各种各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当中,不断渗透感恩品格,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9):151.

[2]李文杰.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Z1):68-69.


 此文发表于《学生之友》2021年第08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