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来说,教书比育人更加重要,在育人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真心对待学生,以自己的真心换取学生的真心,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每天忙于工作,对于学生的关注不够,长期以往下去,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学生也越来越叛逆,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去上学,早早辍学务工。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他叫盛嘉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学校组织了线上教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盛嘉兴的学习越来越吃力,仅仅是完成我布置的课堂作业对于他来说也已经十分困难,在写作业困难的情况下,他变得不喜欢学校、甚至惧怕学校,在老师和家长的说教下,他也不愿意进校门。我去校门口找他,询问“为什么不进校门?为什么不想上学?”又经过一番好言相劝和一再让步,他才愿意去办公室写作业,我根据他的学习水平,降低了作业要求,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业,可是他还是不愿意去教室学习,依然想回家。
我打电话跟他的父母了解情况,原来盛嘉兴小时候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直到上小学,父母才将他带在身边,这时候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比较差,对于父母的说教也都是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我给他父母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那就是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学生,一步步解决盛嘉兴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业问题,在学校老师和家中姐姐的共同帮助下,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在这一点上,我与盛嘉兴的父母达成了一致。从此以后,盛嘉兴也成为了我关注的重点,组织班里的许多学生去帮助他学习,鼓励他积极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亲子互动活动,与父母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他开始愿意主动去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有一天,盛嘉兴妈妈打电话给我说:“老师,盛嘉兴又不愿意去学校了”,我马上去他家,跟他进行沟通,表达了我对于他这段时间改变的欣慰以及未来成长的期待,再加上父母对于他不上学的焦虑表现让他觉得有一些不好意思,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深深触碰到,也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从那以后,他上课积极主动举手,不论答对与否,我都会投以表扬的眼神,鼓励他下次继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的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来他妈妈给我反馈他在家里的学习状态,会主动读书、主动做作业,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他,给他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
这个教学实例对于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首先一定要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要一位地批评责骂。在盛嘉兴死活不进校门的时候,我并没有去强迫他非要进学校,我相信如果我强硬地要求他进学校,结果会适得其反,更加不愿意去学校。相反,我心平气和地与他沟通,了解他为什么不想上学的原因,再软硬兼施,让他在我的办公室完成自己的作业,根据他的语文学习水平降低作业要求,使得他能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其次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盛嘉兴同学成为我关注的重点后,我经常与他的父母沟通,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学习状态等。再对症下药,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组织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给孩子提供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还有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跟父母达成一致,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助力,而非阻力,共同执行其所制定的解决方案。最后,一定要真心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心,学生也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心学生,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点,对于学生出现的正向改变,我们应该积极地鼓励和表扬学生,期待学生能够做出更大的进步,进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