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德育天地>>国旗下讲话>>文章内容
第十三周——提高警惕,预防诈骗
发布时间:2022-05-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宁钰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内容是:提高警惕,预防诈骗有的同学可能会想:诈骗的不是都是大人吗?跟我们小孩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在生活中,也有对孩子进实行诈骗的。由于诈骗这种行为很多情况下是不使用暴力的,经常会在平静甚至是“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所以我们比较容易上当受骗。小孩子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而且,如果你有了相应的反诈骗意识,当你身边的亲人(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遇到诈骗时,你就可以去帮助他们。

对我们来说,遇到的诈骗一般有两种情况:现实诈骗、网络诈骗。现实诈骗就是骗子和你面对面地实施诈骗。有的同学可能又会说了:“骗子跟我面对面,我怎么可能还会被骗?”骗子脑门上又没写“我是骗子”,他会伪装成各种身份,这时候,你就有可能落入他的圈套。

面对现实诈骗,我们要做到:1.对于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2.帮助一个陌生的有困难的人时,要提高警惕,尽量求助大人,不要独自行动。3.拒绝诱惑,不要贪小便宜,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陌生人给你给好吃的,要带你去好玩的地方,最好的防范就是拒绝。4.外出最好有家人陪伴,如果孩子孤身一人长时间出现在路上,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他们常常几人一伙,而你只有一个人,很有危险性。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利用互联网来实施诈骗,成了很多骗子的新手段。前段时间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公安部门接到某小学老师的报案,一骗利用班级群二维码进入了班级群,并将微信名称和头像模仿成班主任,发信息骗家长们收班费。远距离就能诈骗,现在骗子的手段是越来越高超,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面对互联网诈骗,我们要做到:1.不随意连接陌生人的wifi。2.不要轻信各种网络交友。3.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收到的短信验证码。4.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发布照片、姓名等个人信息,以防被坏人利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现实诈骗还是网络诈骗,骗子的目的都是一个骗字,只要同学们多加强防范心理,多提高一些警惕,多留点儿心眼,有事儿多向老师和家长请教,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