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趣味导入
1. (呈现丰子恺漫画)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漫画,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来看第一幅图,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指生交流)
再看看第二幅图,图上有什么?你联想到我们前面所学的哪个人物?(祥子)
还有一幅图。(指生交流)
师:看样子大家都觉得这几幅漫画很好玩是不是?看完这三幅图,结合自己的生活,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我会拿毯子当披风;我会拿小木棍当宝剑……
2. 师:这些漫画的作者是丰子恺先生,大家都说他的画作很有意思,看着看着就让人忍俊不禁,实际上,除了漫画作品,丰子恺先生还不少有趣的文章。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就曾经学过他的一篇课文——《白鹅》,对这篇文章大家有什么印象?
(预设)语言很幽默、内容很有趣……
3. 师:说的真好!(出示白鹅选段)老师选取了其中一段内容,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生读、点评)丰子恺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只高傲的白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延续了丰子恺先生一贯的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让我们齐读课题——《手指》,读得轻快一些。
二、初读课文
1. 师:在文章的开头,丰子恺先生是这样说的(出示,指名读)“我们每个人……我们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你觉得好玩吗?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带着
师:你们每天都会随身“带”些什么?
生:纸巾、文具、红领巾……
师:“带着”这个词其实很普通,只不过用在了特殊的地方感觉就不一样了。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漫画一样,鞋子穿在了凳子上就变得很有趣了。让我们带着感觉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2.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丰子恺先生语言文字的魅力。边读边思考: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并完成学习单上第一小题。
3. 师:好,时间到。
①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来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按琴弦 按住血 揿电铃 拧螺丝 解纽扣
搔痒 窈窕 秽物 烫伤 轧伤
周仓 渺小 享乐 附庸 爱憎
相貌堂皇 曲线优美 养尊处优
②以下四句话分别是哪根手指的特点?
1.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
2.体态秀丽,样子可爱,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
3.形状实在算不上美,却是最肯吃苦的。( )
4.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工作却比大拇指复杂。( )
(指生答)
师:如果你能抓住这些关键词,一定会回答得又快又准。
4. 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
(指生答)“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师:你真棒,一下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句,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课文围绕这句话分别描写了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以及他们不同的“姿态、性格和作用”。(板书)
师:那么最后一小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
师:对了!那像这样的文章结构就是——总分总。大家说的真棒,给自己一点掌声。
三、再读课文
1. 师:那么作者笔下的手指究竟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咱们就先来看一看丰子恺先生隆重推出的第一个手指——大拇指。
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大拇指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可以拿起笔,在旁边做批注。读完以后,四人一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一会儿大家一起来交流。
2. 师:谁来说一说大拇指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指生交流)
预设①他的相貌实在算不上美
师: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生:矮而胖、大而肥……(板书)
师:说的真好,这就是大拇指的——姿态。可以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吗?
预设②最肯吃苦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师:大拇指居然做了这么多事情——扶住、抵住、按住、顶住、翻书页、揿电铃(ppt上做记号)你可以做一做这些动作吗?(生做动作)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大拇指真的“最肯吃苦”。(板书)
师:大拇指做了这么多事,他的作用可真大,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生读)老师注意到,你在读“死力”“拼命”“用劲”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读得特别用力,这是为什么?
预设③生:因为我觉得大拇指做事非常用力,干得都是力气活。
师:对了!这就是他的作用!(板书:干力气活)
师:还有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大拇指的印象吗?
预设④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生:大拇指虽然做了很多事,但他总是默默无闻。“呆呆站在一旁”看起来很无助、很孤独。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他的失落吧。
预设⑤文中出现了6个“叫他”,体现出了大拇指的任劳任怨
3.师:同学们根据不同的关键词,找出并概括了大拇指的姿态、性格和作用。那么,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形象,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呢?(生交流)
4.师:同学们觉得这一小节的表达效果怎么样?
(预设,引导学生回答)拟人,赋予了人的感情;举例子,详细介绍了大拇指的作用;夸张;语言风趣幽默……
(再读第二自然段)师:给自己一点掌声
5. 师:手有五指,脸有五官,你能不能也学着作者这样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一写五官的姿态、性格和作用?可以用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提示词。请大家完成学习单上第二小题。
五官之中,___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丰子恺先生的《手指》,了解了他笔下的大拇指,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独特的语言魅力,那么课文中还隐藏着哪些让语言变得风趣幽默的秘密呢?咱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板书
22.手指
大拇指
姿态 矮而胖 拟人
性格 肯吃苦、默默无闻 举例子
作用 干力气活 语言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