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校本培训>>恩泽讲台>>文章内容
班主任经验交流——手拉手,与友善同行(梁茜茜)
发布时间:2022-06-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梁茜茜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班长急匆匆跑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地说:“老师,不好了,小贾和小胡打起来了,打得很激烈。”我一听大事不妙,连忙放下笔跑进教室。同学们见我来了,七嘴八舌地说起刚才发生的“战争”。我走向“爆发中心”,好家伙,浓浓的火药味,小贾撇着头,噘着嘴,好像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小胡脸蛋通红,眼眶湿润,刚才一定是哭过了。我想:看样子两人之间的矛盾不小啊。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下节课的学习,我把她们叫到了办公室。

来到办公室,还没等我说话,两人又开始吵了起来,每一句都是在指责对方,没有一人谈到是自己的原因。我听着她们的争吵,没有中断,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中途我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看看她们,两人越吵越激烈,情绪越来越激动,生怕自己在这场“辩论赛”中输了,不肯有一丝退让。不过此时我也思考着:孩子只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有改正的可能,如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战争的火苗”渐渐小了下来,两个人似乎吵累了,内心愤恨的情绪也得以宣泄,当事人的心逐渐冷静下来,是时候该我登场了。为了避免再次争吵,我先约定:接下来我们三人的谈话过程中,当一位同学在说的时候,另一人不能插嘴,一定要等对方说完了才能轮到你。两人点头答应。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小胡平时坐在小贾的前面,往后靠的时候凳子经常撞到小贾的桌子,小贾提醒她不要再撞了,但是小胡不听劝告,小贾生气之下就骂了小胡(听说小贾经常骂人),而且骂得很难听,就这样两个人开始扔笔,踢桌子,互不相让,一场残酷的战争爆发了。最后小胡火了,拎起衣服朝小贾扔过去,衣服的拉链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小贾的额头上,有些泛红……

我没有一句训斥,没有一句批评,只是轻轻地对她们说:“平时我发现你们关系不错,经常看到两人一起玩,是好朋友就拉拉手吧!”在我的示意下,两人不情愿地拉起了手,“不仅要拉手,还要想想平时好朋友之间的感情,更要想想自己错在哪里了。”我微笑着说。

一开始,两人脸红红的,没有一丝表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们互相笑了,彼此之间的怨气不知不觉消散了。过了一会儿,小贾低着头主动说:“是我不对!我不该骂人,也不应该故意扔你的笔。”

这不是很好嘛,意识到自己不对了,作为一名小学生,自然不能骂人,要讲文明。我连忙教给小贾二招暗示法:第一招;把“管住自己”四个字写在文具盒里,经常看看,提醒自己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能随便骂人;第二招:可以找位同学来提醒,当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可以让同学监督。小贾郑重地点点头。

小胡也慢悠悠地说:“我也有错,我总是用凳子撞你的桌子,不听劝告。”我语气平和地指导她也用“管住自己”这一招来战胜自己,约束自己。孩子点头应允了。

最后两人相互送上自己诚挚的道歉,拥抱和好,小胡还要多关心小贾头上的。我给她们一人一根棒棒糖,让她们把手中的棒棒糖送给对方,表示矛盾消除,依旧是好朋友。此次“拉手”之后,一下午,她们“很友好”。第二天,她们依然“很友好”。第三天,她们仍然“友好相处”……

做为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打架的事情。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因和果,孩子们不会无缘无故打架,打架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某些信息。老师不能一看到打架,就把孩子劈头盖脸骂一顿,这样,并不能解决真正的矛盾,可能还会给孩子留下老师不公平对待的错误印象。所以作为老师,首要自己要沉着冷静,不仅要去了解打架事件的原因,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友善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多帮孩子想一些有效的招数,以此来客服自己本身的性格缺陷,一定要少一些啰嗦,少一些道德说教。学生也都是在一件件小摩擦、小事情中,渐渐成长,慢慢学会和人相处的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