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频道>>校本培训>>恩泽讲台>>文章内容
读书分享——从《如梦令》看薛法根课堂教学艺术(郭文洁)
发布时间:2022-06-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梁茜茜

说来惭愧,我一共听过两次薛法根校长的语文课,第一次是听的二年级的《风娃娃》,第二次也就是上周六听的六年级的《如梦令》。搜索了很多资料,关于薛法根的课堂教学艺术其实已经有了很多系统性的论文,在《如梦令》这节课中,给我最大触动的是薛校的智慧与幽默。

  一、智慧:独一无二的课堂生成

坦白说,我上一节教研课,学生朗读的提高几乎都是由集体朗读呈现,而所谓的提高不过就是由流利的朗读到更加流利的朗读。而薛校的课堂生成完全给我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户。他擅长追问式评价,课堂生成由一个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再辐射到全班所有的人。

追问式评价指的是在课堂中,教师在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后承接着做出一连串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种气势,一问到底,追根究底,使正确答案或观点在这样的追问中逐渐浮出面。

在《如梦令》的这节课上,薛校一开始在解释词牌名《如梦令》时,告知学生“在五十八字以内,词之字句短小者称为小令”,而后又抛出问题“词多句子长的叫什么呢?”。在进行问题的反馈时,他发现坐在前排的一个学生回答问题能力较弱,换成是一般的老师,可能会说“谁能来帮帮他回答”。薛校不是的,他不怕尴尬,他能跟学生“僵到底”,并且在之后的回答问题中对这个学生进行反复的提问,在这个学生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其他学生自然也理解了。

  二、幽默:宽松有情趣的语文课堂

  薛法根认为,“宽松而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打开心扉、活跃思维、伸展想象的特定时空,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身心愉悦,让学生的表情丰富而生动。这其中最不可缺少的要素就是幽默”。

在《如梦令》的课堂中,薛校介绍作者李清照从小生活“优裕”,学生把这个词与“忧郁”混淆,连问了好几个孩子也没有能够回答上来。薛校评价“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情况不太好啊”,这原本是一个会让普通教师着急上火的状况,而在薛校的教学中,他重新组织幽默而风趣的语言,不断地开玩笑似的评价孩子们的答案,增强学生交流的勇气。宽松的课堂氛围,慢慢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把自己和学生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迅速的与学生亲近起来,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到现在,耳边还能想起薛校说“说的真好,奖励你,奖励你继续回答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