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伴随着深秋的余味,马上迎来立冬的气息,11月2日我校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
灵动课堂,显青年教师风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十分重要。李婷老师除引用例题图片外,大量引入了生活图片,滑滑梯,风车,推拉门,缆车等都是学生身边熟悉事物,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旋转的特点,她花时间、花精力,自己制作教具,更为课堂增添一抹鲜活的色彩,让学生参与超多的体验活动,认识平移和旋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昂,参与度高,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李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下的“三会”。
思维碰撞,融团队智慧魅力
评课活动中,李老师进行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意图表述,并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与总结。级组老师们纷纷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课,肯定了李老师的数学课堂,尤其是陈小平老师在评课中指出要把新课标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当中,提出平移也可以用符号表征,滑滑梯图片也可相机对平移概念进行拓展,斜面运动也是一种平移;小组合作应事先安排好分工,交流时才更加得心应手;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如现在棋子在起初位置的东南面,风扇叶片的运动是旋转等。最后陈莉副校长指出,课堂中一定要留白,遇到关键问题一定要留充裕时间,要让学生充分思辨:钟摆的运动是不是旋转?为什么?平移课本除了直上直下还可以怎样平移?旋转除了展示同一方向,反方向是否还是旋转?……要让学生在思辨中更加清晰旋转的本质属性。陈副校长还提出希望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反思自身教学,总结教学方法,实现自我的成长与突破,让课堂更有深度和厚度。
抚躬自问,助个人专业发展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我校所有数学教师纷纷表示:在学习中成长,于反思中前行。在2022版新课标指引下,潜心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落实新理念,聚焦核心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切实保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撰稿:王言岭 摄影:王甜 审核: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