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小学生感恩品格培育的实践研究》中期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24-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路英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把感恩教育贯穿于班级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人,拥有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老师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付出多人。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发扬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的传统美德,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知道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住行的人置身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对研究途径、方法、步骤的简述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国内外大量的有关感恩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优秀成果及相关的背景材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现状,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活动展示法。通过系列活动教学生一些感恩的方法。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操。

3)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走访学生家长、召开家长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学生的感恩现状,了解学生感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观察法。经常观察小学生对父亲、母亲、同学的态度及态度发生改变的情境。

5)个案研究法。重视收集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典型忽视感恩的学生的情况,以及书、报、电视等媒体中典型的个案。

6)教育经验总结法:在对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要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具体实施:

2月份

1)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2)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3月份

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4月份

1)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2)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发情感。

3)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情感的具体表现。可以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可以写一篇亲情作文。

5月份

1)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开班会交流。

2)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3)结合雏鹰假日小队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6月份

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