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小学实验室及危化品使用演练方案
演练目标
使师生熟悉实验室环境与设备操作流程,提升应对实验中突发情况(如化学品泄漏、仪器故障、火灾等)的应急处理能力,强化师生安全意识,保障实验教学安全、有序开展。
演练信息
时间:12月30日
地点:九里小学实验室及周边区域
参与人员:科学课教师、实验室管理员、部分学生代表
演练准备
物资准备:模拟化学品(无毒无害但具一定标识性)、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实验服等)、消防器材(灭火器、灭火毯等)、急救箱、应急照明设备、疏散指示标志、模拟故障的仪器设备等。
知识培训:演练前对参与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包括化学品性质与使用注意事项、仪器正确操作方法、应急处理措施(如灭火、急救、泄漏处理等)以及疏散逃生要点等,使师生熟悉演练流程和各自职责。
场景布置:在实验室设置模拟事故场景,如摆放装有模拟化学品的容器,设置模拟仪器故障,准备好模拟火灾的烟雾弹或火源(确保安全可控)等,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和警示标识。
演练流程
阶段 | 步骤 | 操作 |
集合与准备 | 人员集合签到 | 参与人员在实验室外指定区域集合,签到并检查着装(穿戴好实验服、鞋子等)及个人物品,确保无违禁物品带入实验室。 |
演练讲解 | 由演练负责人介绍本次演练目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各小组职责,强调安全第一原则,提醒师生保持冷静,听从指挥,避免因慌乱造成意外伤害。 | |
实验室常规操作演示 | 仪器设备开启与使用 | 实验室管理员带领师生进入实验室,讲解并演示常见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天平、酒精灯等)的正确开启、调试、使用和关闭步骤,包括电源连接、参数设置、操作手法等,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点,如避免过载、防止烫伤、防止液体溅入仪器等,并让部分师生代表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管理员在旁指导纠正。 |
化学品取用与存放 | 演示化学品的取用方法,包括固体药品的取用工具(药匙、镊子等)和操作方式,液体药品的倾倒、滴加方法以及取用剂量的控制,同时讲解化学品的存放原则,如分类存放、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火源和热源等,并展示化学品存放柜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师生了解不同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防护措施,提高对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意识。 | |
模拟事故应急处置 | 化学品泄漏处理 | 模拟化学品泄漏情况,如打翻装有模拟化学品的容器,使其在实验台上流淌。现场人员立即停止实验操作,迅速疏散至实验室上风处安全区域,实验室管理员穿戴好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实验服)后进入现场,使用吸附材料(如沙子、蛭石、专用吸附棉等)对泄漏物进行围堵和吸附,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将吸附后的泄漏物放入密封袋或容器中,标记好成分和泄漏量等信息,然后按照实验室化学品废弃物处理流程将其转移至专门的存储区域等待后续处理,处理完毕后,使用清水对泄漏区域进行冲洗,确保无残留化学品,通风换气,消除实验室异味和潜在危险。 |
仪器故障应对 | 模拟仪器设备突发故障,如仪器冒烟、异常声响或指示灯闪烁等情况。操作人员立即切断仪器电源,停止实验,并报告给教师和实验室管理员。教师迅速组织学生远离故障仪器,确保学生安全。管理员对故障仪器进行初步检查,判断故障原因(如线路短路、元件损坏等),若为简单故障(如插头松动、保险丝烧断等),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现场修复;若故障较为复杂,无法立即修复,则对仪器进行断电、隔离处理,设置明显的故障标识牌,防止其他人员误操作,并记录故障情况,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前来维修,同时启用备用仪器设备,确保实验教学能够继续进行,减少因仪器故障对教学进度的影响。 | |
火灾应急处置 | 模拟因化学品或电器故障引发的火灾场景,如点燃放置在安全区域的模拟火源(烟雾弹或小型明火),触发实验室火灾警报系统和烟雾报警器。师生听到警报后,立即停止实验,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实验室,在疏散过程中,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有序疏散,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引导学生前往校园内的安全集合区域(如操场)。实验室管理员和部分教师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灭火时遵循 “一提、二拔、三握、四压” 的操作方法,瞄准火源根部进行灭火,若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应立即放弃扑救,迅速撤离现场,并拨打 “119” 火警电话报警,报告火灾发生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信息,等待消防救援人员到来,在火灾现场周边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 |
疏散与集合 | 疏散引导 | 在模拟事故发生后,疏散引导员迅速到达各自负责的区域(如楼梯口、通道转角等),引导师生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实验室,疏散过程中,疏散引导员要大声呼喊,提醒师生注意脚下安全,不要惊慌失措,避免拥挤和踩踏事故发生,同时检查各实验室和周边区域是否有遗漏人员,确保所有人员都已安全撤离。 |
集合清点人数 | 师生疏散至安全集合区域后,各班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立即清点班级学生人数,并向演练总指挥报告班级应到人数、实到人数、是否有人员受伤等情况,确保所有师生都已安全撤离,无人员遗漏或被困,如发现有人员失踪或受伤,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搜寻和救援,并将情况报告给演练总指挥和医疗救护组。 | |
总结与评估 | 现场总结 | 演练结束后,全体参与人员在集合区域集合,由演练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过程进行现场总结点评,回顾演练过程中各环节的执行情况,包括人员反应速度、操作技能、疏散秩序、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在演练中表现优秀的师生和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师生参与安全演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师生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技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
注意事项
演练前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熟悉演练流程和各自职责,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方法,避免演练过程中出现混乱和意外事故。
模拟事故场景应在安全可控范围内进行,使用的模拟化学品、火源等应确保无实际危险,演练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督,随时制止不安全行为,防止发生意外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与演练的师生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疏散,特别是在使用防护用具、消防器材和处理模拟事故时,要确保操作正确、规范,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自身受伤或事故扩大,如使用灭火器时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灭火距离,防止灭火器喷射物对人造成伤害。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实验室设备和设施,避免因演练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如在疏散过程中要避免碰撞仪器设备,对模拟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要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设备完好,能够正常投入后续的实验教学使用。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对相关设备设施和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能够投入实际应急使用,同时加强对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演练,不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