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52
|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
减负增效专项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 题 名 称农村小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
学 科 分 类
课题负责人 蒋志方
负责人所在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九里小学
开 题 时 间____2010.3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12月制
|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0年3月18日下午,我校在多媒体教室校隆重举行了“农村小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开题会。常州市蒋丽清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蒋丽清及全体工作室人员和我校校长蒋志方、副校长冯国富、杨玉珍都到会进行了指导。开题会前,由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卲惠芳老师上了《圆柱体的认识》公开研讨课。课后,由执教者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了这堂课的构思,接着由课题组副组长陈小平老师汇报了“农村小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研究”课题的酝酿到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及课题实施方案。最后,结合这堂课,与会者对照课题研究方案展开讨论,既肯定了课题研究紧密贴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式和思路的优势,具有可操作性,又对课题进行了再论证,尤其是对研究目标的明确性和研究措施的具体化提出了极其中肯的建议,为课题研究方案的再一次修改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次开题会使本课题的研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
|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合作学习、开放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现今国内也十分重视对学习方式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就必须十分重视对传统方式的改革,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才能达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上学习方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它们还只是学习方式的一部分,并未能涵盖所有,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天地还十分广阔。
本课题借鉴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开放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并结合课程改革、减负增效的要求和本校实际进行学习方式的研究,能通过实验,丰富和拓展现有的理论,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对学习方式的研究做出新的探索。
2.选题意义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被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优化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发展多样性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倡导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建立双向互动共享信任的师生关系。注重以学法为中心,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终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锤炼。
3.研究价值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合作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理论;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通过研究使学生能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2)通过研究使学生能自觉预习,大胆尝试,独立探索,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学会学习。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学习的习惯,促使学生形成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机制。
(4)通过研究使学生学会多向的交流、合作与讨论,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沟通情感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使每位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角色行为。
(1)学会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2)学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3)学会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4)学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3.转变教学方式。以学为主,研究学法,指导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先学后教,强化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和学后反思环节,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教学过程。以学论教,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要侧重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
4.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研究内容
1.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的研究
(1)自主学习意识、习惯的培养;(2)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2.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
(1)目标的确定;(2)分组的原则和方法;(3)选择的时机。
3.学案的设计研究
(1)学案的一般结构和设计原则。(2)学案的运用
(三)主要观点
1.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差异发展、全面发展,实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
2.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优化,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而“学案”是最好的“剧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重要的“剧情”。
(四)创新之处
1.目标创新。把优化学习方式研究和减负增效现实要求有机统一。
2.内容创新。把“学案”的设计研究融入学习方式的研究,拓展了研究的视野。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本课题重点通过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德研究、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学案设计的研究,从而进一步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角色行为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研究者通过大量收集、查阅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有关书籍、杂志,为课题研究的展开,特别是在应用性理论方面获得指导和帮助。
2.行动研究法,它是从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课题开展研究的,它的重点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和归纳的措施要在实践中检验,以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研究者要求运用各种方法汇集资料,给予现行教材分组对比,通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以及传统教学行为的比对,分析课题研究的实质,在“行动”中随时地进行修正、调整。
3.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中所获得的已有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如专题报告、论文、案例集等。
(三)技术路线
总结回顾:在合作学习、开放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理论和先学后教,以学论教等实践智慧指导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案例中,筛选出自己认为得心应手的、最感满意的几堂课,作为分析研究的第一手材料。
比对归纳:在教学中感到最满意的课及教学效果最好的课。对这些课例运用新课程理念,结合减负增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围绕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目标作一番比较与衡量:好在哪里?不足何在?
完善学法指导:遵循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方式的要求,针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某些弊端,对剖析的课例作新的思考。思考的集中点在于: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展智力,就必须改变学生一味听受、机械记忆、重复练习的学习方式,从而完善学法指导。
实践检验:完善了的课堂学法指导,含有这样那样的主观愿望,就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即在教学中反复“实践――认识”、反馈、修正、补充、完善,从而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理性提炼:在反复实践、基本成熟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符合教学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并组成文字资料。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9.12-2010.2)准备阶段
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10.3-2011.6)研究阶段
按计划实施研究,实验教师完成阶段性实验总结,典型的教案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整理和分析有关实验资料,进行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2011.7-2011.12)总结阶段
针对中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课题负责人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结集成册。并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结题论证。
四.课题组组织与分工
课题组组长:蒋志方
副组长:陈小平 卲惠芳
课题组成员:言志国 蒋余琴 李如光 谢 静 杨 瑜 夏留平 吴建新
陈 未 何 云 何 宁 丁优堂 冯国富 杨玉珍 蒋晓燕
五.预期成果
1.探索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指导策略分三个层次:一是带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指导策略,二是学科指导策略,三是个案型指导策略。
2.初步总结出小学高段学案设计的方法和运用策略,积累一些优秀的学案。
3.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根据专家建议重点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实施步骤等方面做了较大修改,
一、研究内容
1.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的研究
⑴自主学习意识、习惯的培养。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各学科的教学,结合学科的特点,立足学科知识的应用性、必要性、教育性、激励性、趣味性、先进性,挖掘“兴趣点”,激发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主学习成为自觉的要求,不感到负担,不感到厌倦,体验到自己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欢乐,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和发展兴趣的“乐园”。二是加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促进学生主动而有效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到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
⑵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①在教学设计时注意研究与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2.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
⑴调查分析本校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现状。通过调查本校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分析其效能,尤其是梳理出哪些是有效的、高效的或低效的、无效的,提出一定的改进策略,寻找理论与借鉴经验,积累相关信息。
⑵构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模式,探寻实现小组合作的有效途径、方法等。
3.学案导学研究。
⑴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探寻符合小学高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学案的设计原则和结构特点。
⑵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通过开展开展集体备课,整合教材,编写导学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改导学案,研究出体现各学科特点的学科模式,各学科在本学科模式下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9.12-2010.2)准备阶段
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2010.3-2011.6)初步研究阶段
按计划实施研究,实验教师完成阶段性实验总结,典型的教案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整理和分析有关实验资料,进行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2011.7-2012.6)深入研究阶段
针对中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
第四阶段(2012.7-2012.10)总结推广阶段
课题负责人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结集成册,推广研究成果,并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结题论证。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