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课题研究课教案
发布时间:2010-03-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农村小学学生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课教案

学科
语文
班级
一(1)
内容
口语交际:春天来啦
研究专题
农村小学学生小组合作方式的研究
教者
蒋晓燕
日期
2010.3.12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奠定语言基础。
 
 
 
 
 
 
 
 
 
 
 
二、引导点拨,推动语言进展。 
 
 
 
 
 
 
 
 
 
 
 
 
 
 
 
 
 
 
 
 
 
 
 
 
 
 
 
 
 
 
三、自主合作,促使语言拓展
 
 
 
 
 
 
 
 
 
 
 
 
 
 
 
四、创造积累,语言与生活融合。
 
1、师: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2、出示几幅来源于生活中的图片(小草发芽、花儿初绽、小溪流水、田间的小花、柳树、风筝等等),配乐展示。
3、师:同学们,春姑娘带来了美丽的景色,你想不想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春天呢?这节课我们要练习口语交际《春天来啦》。
教师板书:春天来啦 
4、师:你能带上赞美的语气读读课题吗?
 
师:是啊!春天已经来啦,小朋友看到了什么?
  
师:这样说话可不够完整,什么时候小草发芽了?
 
 
 
师:真好!一句完整的话,让大家都听明白了。谁还能这样说?
 
 
师:柳树的枝条可长了,绿绿的长长的,象什么?
 
 
 
师:你说得真美!春天在你眼中变得更美了。谁还能美美的说。
 
 
 
 
 
 
 
 
 
 
师:你还加上了动作,老师知道了,你喜欢放风筝。
 
 
1、出示教材插图
师:瞧!小朋友们沐浴着春风在大自然中欢笑。
2、图中的小朋友中哪一个是你呢?你能把这看到的、听到的春天的美景讲给大家听吗?喜欢画的,喜欢演的,都可以。快在小组内准备一下吧。
3、小组活动。教师要进行细心的指导,让一年级的小朋友适应合作学习,并从中得到经验。
 
1、小组汇报。
2、在本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选择口头表达
3、教师小结:春天在小朋友的眼中,变得既美丽又神奇。希望这个周末你们能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和春姑娘拉拉手。
4、布置作业:学生可以说、写 、画。
 
1、学生读课题。
 
 
 
 
 
 
 
 
 
 
 
 
 
 
 
 
 
 
 
 
 
生:小草发芽了
 
 
 
生: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
 
 
 
 
 
生:春天来啦,柳树发芽了。
 
 
 
生: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长长的柳枝像大姐姐的辫子,真好看!
生:春天,小乌龟醒了,它也想来看看春天的美景。
生:春天来了,竹笋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它们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生:春天来了,小蜜蜂又开始辛勤的工作了。
 
 
生:春天来啦,小朋友们在广场上放风筝,风筝飞得跟白云一样高。
 
 
 
1、 学生观察插图。
 
 
 
 
 
 
 
2、 学生合作说、画、演。
 
 
1、小组汇报。
 
 
2、集体汇报。
 
 
 
 
 
3、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拍手唱歌走进教室,学生自然的跟唱起来。从学生喜欢、熟悉的音乐入手,教师用自己擅长的音乐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一开始便充满了乐趣。这样的课堂导入增加了教学成功的概率。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各具特点,并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语言智能发展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优劣的差异。在本环节中,我采用了多元的评价方式,树立起尊重学生人格,扬长促短,个性飞扬的教育思想关。于是孩子们的话语在教师的点拨下,是多么的鲜活,多么的富有创意。
 
 
 
 
 
 
 
 
 
 
 
 
 
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要充分而恰当地运用互动的多种形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分享学生间的丰富多彩,取长补短;在师生互动中,平等切磋,互促互进;在群体互动中,自由选择交流的伙伴,自由组合。这样,学生的参与面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的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
 
教后反思
这一课性格活泼,善于交际,语言智能优势的学生最感兴趣;空间智能优势的孩子,被有效的激发了想象力和好奇心。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开展得有效。但还有五、六个学生对本堂课不感兴趣。我想如果能把这几个孩子带进大自然,让其他孩子成为他们邀请的伙伴,在解决问题时,根据使用智能不同,老师有意安排智能优势的孩子加入他们的行列,我想效果一定很明显。
这让我想起这样几句话:“至于如何判断学生的智力倾向,其实答案早已存在,那就是兴趣所在。用霍华德 .加德纳教授的话说:看你的好奇心更是侧重哪一块。如果你还是不能确定,不妨问问周围的人,也许他们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一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