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课题沙龙】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
发布时间:2010-10-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课题沙龙】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
时间:   2010109
 地点:   九里小学会议室
 参加人员:全体成员
 主持人:蒋余琴
 中心发言人:蒋晓燕
主持人:今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人人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目前来看,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了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语文课上,老师经常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果发现:少数学生在思考研究问题,多数学生在互相推诿,并没有认真陈述涉及文本内容的见解和感受。有的小组在针对非重点问题进行无谓的争论,争论看似热闹,实际上没有价值可言。有的小组一人在发言,其他人在看热闹,根本没有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总之,应有的教学效果没有显现出来。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落实到实处呢?  
每个老师一定都有这方面的教学尝试,那么我们就在这里谈谈自己曾经的尝试和感受吧!你一定会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成功经验的,是吧?如果有人愿意把自己在给学生分组合作方面的失败教训拿出来的话,那他得到的就是双倍的敬佩!
蒋晓燕合作,探究......这样的字眼现在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各类教辅书籍上。也许是因为现在独身子女偏多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成了我们课堂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我在上语文课时也是比较喜欢让学生合作的。但渐渐的,我发现很多次的合作都成了一种形式,学生们只是凑成一堆儿,真正思考问题发表见解的并不多。所以,时间花了却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有一种方法我觉得还是可行的,就是给他们明确的任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并附有小小的奖励。学生们很踊跃,课堂效果也会较好,值得一试。
何云:“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已成为教与学的主角,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人人平等参与的局面,教学组织形式异彩纷呈"读了前面的帖子,我感想颇多: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该不是形式,其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创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才是终极目的。讨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还应该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思想:平等的观念、合作的精神、探究的思想。所以,我认为成功的教育不在其形式而在其内涵。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曾博士的有趣,有用,用效应该是一致的。
陈小平:合作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合作与交流往往密不可分。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刚布置完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探讨、交流,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有的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合作学习有利于拓宽思路、问题探讨的多元化,促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但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效果。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如果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在组内就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讨论时没有体会又能讲出什么呢?大家就只好冷场。如果是作画,就不会画出什么像样的作品来。没有个人的努力,组内的学习就不可能有效,合作学习就成为一句空话。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创作,才有可能出现合作作品效果突出。因此在美术作品合作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讨论交流意见前,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合作还是交流,都要容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机会。如:请学生合作创作之前先请学生思考一下。讲对联时,教师先说出课前要求:一个小组每人收集准备一副对联,先感性认识;再每个人在小组内推荐自己的对联;最后每个小组再推荐本小组的优秀对联提交全班。讨论和合作之前的思考,使合作的效率提高。学生才会在合作中受益,才不会人云亦云。
蒋余琴:新课改提倡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的老师可能会走入一个误区:在课堂上,什么问题都拿来让学生合作探究,一时间,课堂热热闹闹,但一堂课下来,学习效率并不高。我认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应有选择,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对于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对于学生力所难及的问题,让学生合作解决;对于学生力所不及的问题,需引导学生解决。
何宁:目前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优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读读课文,读读生字、词语这样肤浅的层面,明显让人感到是在走过场,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
一、分组前目标任务要明确。
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
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其他成员应该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汇报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
四、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引导。
言志国: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应做到:一、分组前目标任务要明确。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优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其他成员应该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汇报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是各组成员所研究的内容不全面,二是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只有通过汇报交流,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零星的知识整理、汇集到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主持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调动学生的思维……意义可谓不小。但我认为,它毕竟只是一种(而不是仅有的)学习方式!所以它存在的问题不可轻视(前面各位的评论中已然出现不少),此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肯定也有它的规律性的东西,有它的前提条件:主观的条件,客观的条件。所以我以为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我们,只有认识到了这些,才可以运用,千万不可盲使用!这样,才能落到实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